一开始知道是清朝人写的,但一直不知道,是上个世纪才写的,已经是清末了
作者赵藩,生于1851年。1901年全省义和团四起,举起了“灭清、剿洋、兴汉”的大旗。1902年,川西数县义和
团聚众数千,与清军激战于成都近郊,击毙清军副将,并一度攻进城内。于是清王朝撤
换了四川总督,另派岑春煊担任。岑春煊入川后,采用高压手段,拼命屠杀义和团。当
年8月,川西义和团首领廖观音、曾阿义遇害,余部转入分散、长期的斗争。此后,小规
模的起义此伏彼起,岑春煊则一律镇压。
当时代理四川盐茶道官职的赵藩,一直对岑春煊的作法有不同见解。赵藩做过岑春煊之
父岑毓英的幕僚,据说还做过岑春煊的塾师,私交甚深。早在岑春煊入川时,赵就劝他
谨慎从事,后来他又在公私场合多次劝谏,但岑春煊都置若罔闻。赵藩看到民心思变,
势不可挡,清王朝已岌岌可危,但他既不能把这种看法对岑春煊和盘托出,又不愿坐视
岑一味蛮干,因此心中郁郁不快。
阴历冬月初,赵藩信步出南门至武侯祠遣闷,被当家道士出纸索字,赵藩略微思索后即
撰书了“能攻心”联,借颂扬诸葛亮,隐喻“后来治蜀”者——岑春煊要认真揣度时势
,不可执意蛮干,否则将铸成大错。临走时,赵藩还一再叮嘱道士尽快刻好悬出。过了
不久岑春煊也到武侯祠游玩,看到这副新刻的对联后反复思忖,有所感触,以后在镇压
问题上有所收敛。赵藩也因此被贬。
赵藩一直到1927年才去世,影响力也算挺大了,蔡锷都是他学生
--
FROM 219.236.1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