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轮在陈毅去山东之前,根据地建设和仗都打得不错,
脾气也大,非常有性格的一个人
陈老总被毛派到山东当山野司令,新四军军长,相当于统帅新四军部队和山东部队
就当是的军队数量来说,排第一,超过林总的统帅部队
可见主席对其期望之大
陈老总选参谋长,和宋时轮谈过后,觉得这人不错,就选他了
但是过后确实仗打的不行,毛评价过陈说“陈毅这个人还是听得进别人的打仗建议”
“他打仗就靠两个人,北面是许,南面是粟”,可见一点,陈老总需要一个人帮他实现
自己的战略和目标,许也好,粟也好就是干这个的。
选了宋,结果没实现,
后面宋下去了当纵队司令,而参谋长是陈世聚,如果陈老总一开始就选了陈世榘
会不会大不一样,陈世榘一直当参谋长,打仗很灵活,但是极其傲慢,估计这也是陈老总
不选他的原因。
宋时轮后面证明他打防守非常厉害,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就是他的纵队
抗美援朝,华野派出九兵团,都是华野的精兵,老兵,结果长镜湖一战打得不好,
损失惨重,宋时轮说,我怎么对得起陈老总。回国后,宋再也不带兵,进军校
实际上,当时能带九兵团的人,叶飞,许世友,陈世榘,王建安都更适合,
但是最后选了宋时轮
这一点,可以看到林彪临阵换将,吧黄永生换成了邓华,从关系上,黄永胜要铁得多
但是打仗就是打仗,不讲人情,讲人情就要吃败仗,数万将士的生命
--
FROM 123.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