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说战略么?
9.24-9.28-10.11-10.22四封电报,都是战前发出的,框定了整个战略。
华野打两淮-顶住徐州增援-侧翼威胁徐州增援-中野打宿县-孤立徐州集团。
具体说,整个战役中的,随机应变,战略战役战术调整,最终完成整个战役。
SY作为华野的主要指挥,自然是有很大贡献。
比如说,黄百韬根本不在两淮/海州。
开始撤往徐州。
是华野在路上抓住的。
【 在 pingshtu 的大作中提到: 】
: 统一指挥是一将首先提出的吧?这说明一将在其中确实是在整个战役做出过贡献。
: 淮海战役是两方根据变化逐渐调整而形成的,不存在一开始就有的轮廓。教员、一将和刘帅都推进了战役发展。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