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很少,另外王淦昌本来是化学系的,是叶企孙把他挖到了物理系
“叶企孙经常请学生到他家吃茶点,与学生交流。他询问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他很注意学生的特长。王淦昌原为化学系学生,有一次,叶企孙在上课时,问一个问题, 王淦昌回答得很好。 叶企孙感到他的物理概念清楚。从此以后,叶企孙经常跟他谈话,劝他转到物理系。”
还有华罗庚的聘用和提拔,叶企孙也是关键人物。
“1930年春,仅初中毕业的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同年,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经理学院院长叶企孙同意,打破常规,聘华罗庚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有一份工资,华罗庚可以在清华园生活,得到了自学提高的机会,可以旁听课程,并提高英语水平。在那段时间里,华罗庚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1933年,叶企孙召开会议,力排众义,破格提拔没有大学学历的华罗庚为助教。叶企孙说:“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我们不要被资格所限制。”1936年清华出资送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跟随数学大师哈代做研究。华罗庚发表多篇论文,在世界数学界赢得了声誉,终成知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道及叶企老, 不觉泪盈框,他对我的爱是说不尽的,而他的千古奇冤我竟不能设法寻根究底,殊难为人。’”
https://xsg.tsinghua.edu.cn/info/1004/2273.htm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就能理解了,人数少,往往感情就深厚一些。
--
FROM 124.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