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看大环境。
7月初豫东战役结束。
然后西兵团一直休整,直到9月中,济南战役。
然后休整,就是11月初淮海战役了。
鲁西南一带华野主力就不涉及了。
后面淮海战役前奏,打郑州的也是中野。
实际上1/4/6纵打残以后,西兵团是没力量单独对抗5军集团的。
所以说国军掌握主动权。
其次,我们说到底是国军怕西兵团,还是西兵团怕国军。
提出一个判据,就是国军是不是出动“赶”华野过河。
国军的确追到黄河南岸。
这里,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国军乘你病要你命,是出动“赶”
能不能“赶”成,取决于共军。
不能说没“赶”成,就是国军心虚。
事实上,国军很少“赶”成。
连在陕北10倍兵力,也没把彭总赶过黄河,总不能说是因为陕北国军心虚不敢吧。
其三,国军控制中原主动权,不等于国军驻扎在鲁西南,谈不上从鲁西南出发。
国军都是有驻地的。国军可以经鲁西南增援济南,不等于国军从鲁西南出发。
比如黄维从确山出兵,一路支援淮海。
又比如胡琏增援豫东,先头部队离豫东几十公里了,一听说SY撤围,也不和邱黄会个师,立刻就转头回驻地了。
第四,盐城一带,是国民党视作的地盘。所以才有进击,围攻。大别山对付刘邓也这样。
山东都我军地盘了,可不一样。
最后,和山东兵团混合,说的是豫东战役之后。SY专门给ZY有电报,不要分开。
当时西兵团战斗力弱,也是正常。济南战役后,补充俘虏,弹药,就恢复很多元气了。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国军无鲁西南一带的战略主动权。退一步说,如果国军有主动权,那几个月没有打仗主动权不会有大的变化,那么意味着济南战役时可以从鲁西南就近出发救援。
: 实际情况,
: 鲁西南区之前是双方争夺的地域,解放军打仗解放县城,然后或者撤回或者过路南下;国军收复县城。过段时间解放军(可能是另外一支)再回来,再次解放。
: ...................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