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王树声和王震对李先念是什么态度。中原突围褒贬不一。
几点花絮
1 中原突围时方向争论,王树声说往西边突围,王震讽刺去武当山做道士?
第一种,来自军区司令李先念,他的想法是要部队集中兵力,向东面挺近,撕开敌人的包围圈,因为那里比较靠近新四军的主力部队,打起来也有个照应。
第二种,来自军区副司令王震,他觉得现在的部队应该向北面进军,在那里实施突围,那里离太行山区的刘邓大军比较近,关键时刻也能得到支援。
第三种,是由军区副司令王树声提出来,他觉得敌人一定会想到既然我们在北、东两面有其他兄弟部队,我们就一定会从这两面实施突围,所以他们会把重兵都放在这两个地方。所以应该向西边突围。我们可以与当地的武装结合起来,壮大力量,也可以留在那里打游击。
2 15旅政治部主任的张执一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从大局来看,鄂豫边根据地被国军、日军包围,属于孤立状态,这是很不利的。唯有尽全力执行北上战略,打通与山西八路军的联系,才能破局。计较眼下的得失,恐怕不利于长远发展。在调走张执一后,新四军第5师先后派出了1000余名干部北上,响应“北上战略”。
这些干部一度在河南沦陷地取得了一些成绩,建立了“豫南游击兵团”,以抗日名义招收了不少当地民间武装。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新四军就在河南发展出了8000余人的队伍。然而就在新四军即将与山西八路军打通联系时,日本宣布投降,国军重新回到河南,打断了新四军的北上战略。蒋介石亲自部署20多个师、合计30万人的庞大兵力,把鄂豫边根据地压制在了豫南一带,并且不断凭借优势兵力蚕食新四军根据地。由于此前派出的干部人数过少,力量发展不足,因此豫南游击兵团打通北上道路的努力最终宣告失败。
晋城整军时也不了了之。
https://www.jcszgdsxh.com/h-nd-545.html#_np=4_11
李先念、郑位三、王震、陈少敏、王树声、戴季英
由于中原局部分领导人对中原突围及坚持敌后游击斗争的巨大战略意义认识不足,过分强调丧失根据地和部队减员一面,个别人甚至别有用心,煽风点火,把矛头指向李先念,批评所谓“单纯军事观点”、“路线问题”,助长了部分干部本已存在的相互埋怨、相互指责的情绪。
个别人指的是戴季英,还是王震,王树声也参与了呢?戴季英和李先念同样来自红四方面军,跳出来指责李先念?
--
修改:zmren FROM 139.227.252.*
FROM 139.22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