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拿大清永不加赋牌坊来吹呢?
顺治年号称取消大明三饷加派,实际上把三饷加派加入正赋,于是就号称取消三饷加派了呗。
康熙号称永不加赋,结果是把顺治年2000万白银的赋税翻倍成4000万收了好多年。
雍正号称永不加赋,于是把康熙朝的火耗归公算入正赋于是就不算加赋了呗。
乾隆号称永不加赋,结果把雍正火耗归公后新加的火耗继续归公就不算加赋了呗,乾隆号称多次普免天下钱粮,可是乾隆时动辄每年收8000万两白银,相当于顺治年赋税的4倍,要是顺治直接一次性收8000万两,一样可以收一年免3年赋税哦。
光绪卖了海关后税收直奔30000万两白银去。这说来说去,大清赋税年年在涨,又哪儿来的永不加赋?
既然年年加赋,就别当婊子立牌坊,说什么永不加赋咯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税率问题。
: 通俗点说就是“永不加赋”四个字把清朝坑了。清后期人口是康熙时期的数倍,然而税收并没有增加多少。
: 财政能力没有和经济发展同步,必然要出大问题,需要支出的费用太多。甲午战争前军费不足就是恶果之一。清的农业税不到5%,相比之下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农业税高达60%,是幕府时期的两倍以上。
: ...................
--
FROM 122.1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