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前面说的,近代日本的立国建立在福泽谕吉等明治元老对中华文明的无脑贬低,建立在脱亚入欧、反华舔洋的基础上,注定了他不可能有币原外交这种理性。
倭军在中国的一系列冒进都是这一立国思维的延伸。军队的第一桶金也是在中国得到的,第二桶金对俄其实也是这个方向的延续。
日本跟欧美的矛盾也主要在于对中国利益的争夺上。
倭军在中国一系列豪赌的“胜利”,使其军国主义化无限膨胀,把日本所谓的宪政建制也打的稀巴烂。
这一切最终导致2战的法西斯日本怪胎。
【 在 dcc1031 的大作中提到: 】
: histospring网友说得是有道理的,日本的宪政结构是明治维新下是建构的比较完整的,但他的基础是9元老重臣维持下的权力平衡,但随着9元老重臣的离世,使得权利基础出现了松动。伊藤博文政友会的继承人缺乏更加深厚和广泛的权力基础,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获得利益过程中军人的独特地位,在大正、昭和时代没有得到有力地遏制,政体上的问题使得军人成为了国家政策的主宰,政治家反而需要给军人的冒险擦屁股。
: 其实日本在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署的时候,其实已经获得了相当超然的地位,在美国崛起的情况下,只靠一纸条约就获得了西太平洋上绝对的优势,这一优势只有日本曾经获得过,只要日本努力经营西太,不过分干预中国大陆,扶植一个对日本友好、能够有效抵御苏联扩张的政权是完全符合日本的根本利益的,币原外交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只是日本认为在美国宣传的门户开发政策下,它不一定干得过美国就是了。
: 我记得以前版上有一个讲佐尔格的帖子讲得就很好,教员最紧张的时刻应该就是41年苏德战争爆发到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半年的时间,如果日本采用的是北进政策,一旦苏联战败,那么就存在美国和同盟国媾和的可能,这样的话,中国革命就会掉入深渊。
--
FROM 114.2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