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当。
从55年到81年,公社制增加产量30%。也是有高有低。
不能专门中间拿出2-3年连续增长高的来说事。
还是应该看长期的平均增速。
82/83/84连续增长,但到了85就回落了。
如果我没记错(懒得往前翻了)
85年也就比79年增长了10%。
这玩意还得详细算,
天气可以用受灾面积来推算。
受灾面积大,说明整体天气不好。反之好。
我再想想。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所以重点考察82、83年,是因为82年一号文件给联产承包责任制定了调,之后才是全国推广。所以在同等生产力水平下评估包产到户对生产有没有作用,有多大作用,主要应当看这几年。在相同经营体制下长期的增长,则主要是水、肥、种、农机、天气等其他因素了。我前边列65-76,说
: 明不了包产到户比公社强,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增长率的基准值(非经营体制因素下)。82、83年的增长明显突破了这个基准,排除其他各种可能导致变化的因素,就只剩下包产到户这一个因素了。
: 如果有别的因素构成主要影响,并不需要多复杂的模型,简单的线性估算一样能看出作用来。
: ...................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