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明,尽管肃反斗争中容易发生右的或“左”的偏向,但是,这种偏向并不是
不可防止的。如果我们熟悉和掌握了肃反斗争的规律去正确地指导斗争,那么,这种偏向
就是可以防止的,即使在某些地方发生了这种偏向,也能够及时加以纠正。如果看不见这
样的规律,要去指导斗争,就必然会犯错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我们好几个革
命根据地,因为没有经验,都犯过这样性质的错误,使革命受到过损失。延安时期的肃反
斗争,因为有了过去的经验,比较熟悉了斗争的规律,因而斗争就进行得较好,在中间虽
然出了若干偏向,也就很容易被纠正过来。
党在清查、处理反革命分子的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谨慎的措施。有决定意义的措
施,就是对捕杀反革命分子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党中央历来坚持,捕反革命分子必须谨
慎,杀反革命分子尤其必须谨慎。在一九五一年第一次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时期,规定
了:凡是可捕可不捕的反革命分子,一律不捕,如果捕了,就是犯错误;凡是可杀可不杀
的反革命分子,一律不杀,如果杀了,就是犯错误。而在反革命疯狂破坏遭受严重打击以
后,就立即坚持了更要少捕、少杀的方针。党中央对于在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牵涉到
以下十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的处置,还作了特别的规定,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内、人民政
府系统内、人民解放军系统内、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界、工商界、
宗教界和归国华侨等十个方面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必须经过省以上领导机关严格审查
才能做出处置的决定,对于罪该逮捕的反革命分子,只依法逮捕其中少数非捕不可的分
子,对其中依法该杀的反革命分子,只杀极少数罪恶很重,民愤很大,实在非杀不可的分
子。在机关内部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中,党中央实行了比之社会上镇压反革命运动
更加谨慎的方针,并且把斗争面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内。在肃反斗争中,党坚持必须做好
充分的准备,凡是没有准备好,敌情没有调查清楚,政策没有交代明白,就一定不要轻率
地发动斗争。党还严格要求在斗争中区别好人和坏人,区别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
那些有错误有缺点的好人,以及那些只有反动思想没有反革命行为的人,同反革命分子混
同起来。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了上述这些谨慎原则,才可以保证不犯或者少犯重大的错
误,特别是难于挽回的错误。
一九五五年,耄对于当时的肃反斗争,再一次指出了应该坚决遵循这样的
原则:“提高警惕,肃清一切特务分子;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这正是表明
了,严肃与谨慎相结合,坚决地肃清反革命和坚决地保护好人,是我们党在领导肃反斗争
中一贯坚持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方针。
--
修改:ZHMZFFL FROM 101.24.90.*
FROM 101.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