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开拓条件,在晚明的西学东渐和农业进步到来后,就已经具备,而且我再强调一遍,柳条边以外,包括中国从汉朝时代就开始开拓的辽宁地区,这里在明朝时人口就有500万以上(至于这些人去哪了,问你哒清,但别多问,问多了就是“挑拨民族矛盾”)。
近代时期各国发展节奏非常快,开拓时机也是转瞬即逝,东北地区哪怕早开发50年,外东北地区人口有一定基数 的话,形势也将大有不同。事实上,正是破除了柳条边封锁,闯关东的兴起,才让中国保住了东北,晚50年,后果就很严重。
【 在 TEMPLATEcnt 的大作中提到: 】
: 随着土豆、红薯、玉米、棉花的推广明末关内人口才过亿,到清末人口达到4亿,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耕地开始紧张,在这之前2000多年汉人都不去苦寒之地。战乱和XX矛盾使破产农民不得不闯关东走西口。同时科技进步使农耕民族在东北生活成为可能。东北那边不能种麦、稻、粟、红薯等汉人的主要作物,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主食是玉米和高粱这种耐寒耐旱作物,后来种子改良了,水充足的地方逐渐才可以种水稻,辽南可以种春小麦。
: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