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年间一般认为远比崇祯年间富裕,而崇祯年间又比顺治年间富裕。
结果万历年间每年收税400万白银,崇祯年间搞三饷加派,累计收2000万白银,顺治年间废除三饷加派,并且宣布永不加赋,每年只收二三千万白银税收。
为什么永不加赋废除三饷加派后,顺治地盘比崇祯小,收税反而比万历崇祯年间高呢?
把三饷加派全部搞成正税,那就不叫加派了呗。钱不够全省官员捐献俸禄并且再搞摊派,那就永不加赋而大清收税越来越多了呗。
乾隆常年收税4000-5000,有时候打仗多了,收8000万白银,这些钱里,大概二三千万是八旗铁杆庄稼,动不得,还有一千多万是宗室俸禄,少不得。剩下大概不到1000万两白银,才是大清朝政府正常开支,给官员发俸禄和养廉银用的。
至于经常暴增到8000万白银,那也是给八旗打仗的饷银,和政府开支没关系。
这就是为啥大清收税比明朝多,但各地桥梁为代表的公共建设却远比万历朝少的原因。用的地方不一样么。(同济学者研究江南桥梁建设,发现明代万历朝是江南桥梁建设巅峰,其他各朝数量远不能比)。
但是现在都知道明朝宗室花销大,却不知道清朝宗室花销更大,占全国生产总值比例更高。可能就是清朝文字狱效果,和大清遗老遗少宣传的影响吧。
明朝搞皇庄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清朝皇庄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知道的人却不多了。
清朝王府管家写的回忆录,可是清楚记载了,大清王爷规模更大的皇庄,和地方士绅对王府的土地投献(为了免除赋税,只给王府交税,明朝皇庄也是这个套路)。这个规模,只比明朝更大,只是没人宣传而已
【 在 yushan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万历年间,国库收入4百万白银,宗室花费160万两白银。
: 明朝宗室,皇子公主除了工资,赏赐大量土地,皇子2万晌,公主2千晌。清朝皇子公主不赏赐大量土地,外带开皇店,搞垄断经营。所以,明朝公主皇子富得流油,清朝从雍正开始一直到清末宗室,皇子,公主穷的入不敷出。
: 拿明朝宗室比清朝,有点不公平,明朝亲王,工资五万担,赏赐土地2万晌。这还不算,诸王垄断当地贸易,开皇店。比如说,福王封地洛阳洛阳盐引,加油站,烟草等等都由福王垄断,必须从福王手里才能拿到经营许可证。
: ...................
--
FROM 180.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