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当然知道目标是随机应变的。
但你不能把一个既没实现原定战役目标,也没不利于实现战略目标,损失还比敌方大的这么一个结果,叫做胜利。
其次,说残了,不止是皮定均日记。
还有叶飞在营以上干部会上的讲话:耗尽所有力量。
还有兵力都从3万,降到了2万,损失30%。
还有,就是粟大将8月底那封电报:除了3/8纵比较完整外(该两个纵队每纵亦只2万3至2万
5), 其他各纵既不充实, 也不完整....(可以对比7.16的电报,对比看)
豫东战役后,zy就是按西兵团的汇报,重创敌人,自己伤亡小。
修整,补充弹药,即可再战。
紧锣密鼓的安排了山东兵团立刻攻击济南,然后西兵团阻击。
然后,你可以看粟大将的一系列电报,实际都是反对单独西兵团阻援的。
结合西兵团的战力损失,就很合理。
最后,军令状很清楚,5个主力纵队+中野11,4-8个月间,干掉五军和其他10个国军旅。
豫东战役之后,针对西兵团的减员,时间限内,西兵团已经失去这个能力了。
华野后面的强势,来自许兵团和苏北兵团的回归,重组大华野,以及许和尚速下济南。
【 在 huankuib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对战争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 就比如战役的计划,开始策划好要搞第五军,但第五军没有按你想的出牌,如果还死守之前的计划,就是教条主义了。
: 所谓打残废的说法全都来源于皮的日记以及粟的回忆录,关于阻援,粟说的是“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两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哪个将领干包票能阻一个月的援,阻援是阵地战啊。48年7月,豫东后十天左右,粟给ZY回电“如果该部署(指打济南)主要
: ...................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