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印度人口禀赋是有了
: 但文化上是散的 即使用yd教来统一思想 看起来也也不是什么先进的方式
: 当然这个不是结论 只是这样的z教路线能和科学相融吗 看不出来
: ...................
我想是这样,如果头绪很多又需要客观比较的话,只能先定义方法论,用同样的度量方式测量标准化的对象后再看结果。
至少在计划好还是市场好还是混合好的问题上,没有定论支持那些学术流派。印度也有五年计划,印度的首席亲自给我们讲过,但是都是PPT,因为无法落实,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要素之间不能流通。
另一个就是关于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至少在迄今的主流看法上,集约化的产业配套是很强大的,至少目前需求不振,供需局部失衡了。怎么解决,或者未来技术革命下老公式不再起作用,都是未知数
只是,历史上,技术落地颠覆生产力,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记得我入校就被要求读什么《没有极限的增长》和《增长的极限》,那可是上世界70年代的忧思录。实际上,历史上生产力和技术一直都平稳递进,除了自己作,并没有出现大的失衡问题。
所以,我有信心乐观,不管现在实验室的技术是什么,也不会一夕之间就颠覆所有,因为过去没做到过,现在也够呛。
--
FROM 61.4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