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贾玲基本不算一个合格的电影导演
写了一堆,结果被审核了。。
简单的说“李焕英”小品感还是挺强的,“热辣”好多了,镜头语言,人物细节都做的很好了
贾玲比较独特的一点是,结尾的情感递进,李焕英里用的是双穿,热辣里是用拳台上的回忆
【 在 mage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很想再听听你们怎么具体点从电影技法上去论证为什么贾玲的作品是小品电影,是人物哪里不对,节奏哪里有问题?
: 从我个人有限的电影知识和观影经验来看,贾玲的电影技法就是和一般商业片电影差不多
--
FROM 111.194.7.*
西红柿的价值观又在哪里?
【 在 fengxing (isaiah)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以前搞小品的),或者干脆找一个比较好的小说原著,这样拍下来大差不差是个电影,否则第一部的感觉就是大家一起跟着贾玲怀念母亲,第二部就是大家一起见证了贾玲的减肥。像是观众在集体围观贾玲的私事,感动好像是感动了,但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
: --
:
--
FROM 117.136.107.*
按你这么说了,奥本海默又和大家有什么关系呢
【 在 fengxing (isaiah)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以前搞小品的),或者干脆找一个比较好的小说原著,这样拍下来大差不差是个电影,否则第一部的感觉就是大家一起跟着贾玲怀念母亲,第二部就是大家一起见证了贾玲的减肥。像是观众在集体围观贾玲的私事,感动好像是感动了,但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
: --
:
--
FROM 117.136.107.*
那让子弹飞怎么就不划到烂片里?
【 在 maple0 (人类不值得) 的大作中提到: 】
: 姜文太嘚瑟,才华是有,但是电影不明着讲,最典型的就是《一步之遥》,绝大多数观众看不懂,最后被划到烂片行列
:
: 【 在 bubuyog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每次看到中国票房前列的是吴京、贾玲之流,
--
FROM 117.136.107.*
那你觉得什么有公信力?
【 在 fengxing (isaia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奖有啥公信力和艺术标准?
: 【 在 gaoO0 的大作中提到: 】
: : 金鸡百花华表都拿奖了,有几部电影能做到的?
:
--
FROM 117.136.107.*
“让子弹飞”比“一步之遥”直白太多了
【 在 nike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让子弹飞怎么就不划到烂片里?
--
FROM 111.194.7.*
李焕英片段式的搞笑剧情我觉得很多电影都有,而且李焕英里这些片段也不是完全没联系的。是台词很小品?还是演的人都是小品演员?那开心麻花的电影不都这样么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了一堆,结果被审核了。。
: 简单的说“李焕英”小品感还是挺强的,“热辣”好多了,镜头语言,人物细节都做的很好了
: 贾玲比较独特的一点是,结尾的情感递进,李焕英里用的是双穿,热辣里是用拳台上的回忆
: ...................
--
FROM 112.2.230.*
小品本来是电影和话剧的一种日常训练形式,后来被搬上了各种晚会作为一种语言类节目
因为是现场直播且时间短,所以情节一般不复杂,想表现的东西都很直白的呈现给观众
又因为距离观众较远,且没有特别的拍摄机位,所以能呈现出来的内容本身就很有限
专业电影就不一样了,有更长的时间做铺垫,有各种机位可以做表达,表现内容肯定比晚会上的小品丰富很多
李焕英里划船那段,打球那段,还有沈腾教一堆人播音那段,都很直白,很像晚会小品
李焕英结尾的双穿,才再次赋予了很多情节新的含义(基本不包括沈腾的部分)
【 在 mage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焕英片段式的搞笑剧情我觉得很多电影都有,而且李焕英里这些片段也不是完全没联系的。是台词很小品?还是演的人都是小品演员?那开心麻花的电影不都这样么
--
FROM 111.194.7.*
生活有多个面
【 在 import (import)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恶趣味谁比得过周星驰,吹的人更多啊
: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以前搞小品的),或者干脆找一个比较好的小说原著,这样拍下来大差不差是个电影,否则第一部的感觉就是大家一起跟着贾玲怀念母亲,第二部就是大家一起见证了贾玲的减肥。像是观众在集体围观贾玲的私事,感动好像是感动了,但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
--
FROM 61.149.122.*
对现实反应大小的差别
【 在 bubuyogi (相看忘却归来路)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每次看到中国票房前列的是吴京、贾玲之流,
: 就替姜文感到悲哀
: 【 在 fbf 的大作中提到: 】
: : 票房高,赚到钱就行了
--
FROM 61.14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