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贾玲基本不算一个合格的电影导演
我觉得你提这些标准是没问题的,比如价值观,好的,高大上的价值观会让影视作品回味无穷。
另外,从你提的这些标准,我觉得最好的电影(华语),是让子弹飞,没有之一,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像药神的价值观都不及子弹高..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以前搞小品的),或者干脆找一个比较好的小说原著,这样拍下来大差不差是个电影,否则第一部的感觉就是大家一起跟着贾玲怀念母亲,第二部就是大家一起见证了贾玲的减肥。像是观众在集体围观贾玲的私事,感动好像是感动了,但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
--
FROM 120.245.112.*
噱头套路太多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以前搞小品的),或者干脆找一个比较好的小说原著,这样拍下来大差不差是个电影,否则第一部的感觉就是大家一起跟着贾玲怀念母亲,第二部就是大家一起见证了贾玲的减肥。像是观众在集体围观贾玲的私事,
: 卸孟袷歉卸耍蠹矣惺裁垂叵的兀
: ...................
--
FROM 183.217.75.*
倡导的价值观也不对,在面对不好的情绪如抑郁时说爱自己肯定是对的,但是总说会把
人误导成眼里只有自己,只有利益的自私的坏人。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是花里胡哨的
电影,误导人很不好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以前搞小品的),或者干脆找一个比较好的小说原著,这样拍下来大差不差是个电影,否则第一部的感觉就是大家一起跟着贾玲怀念母亲,第二部就是大家一起见证了贾玲的减肥。像是观众在集体围观贾玲的私事,
: 卸孟袷歉卸耍蠹矣惺裁垂叵的兀
: ...................
--
FROM 183.217.75.*
电影院播个小品不行么?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以前搞小品的),或者干脆找一个比较好的小说原著,这样拍下来大差不差是个电影,否则第一部的感觉就是大家一起跟着贾玲怀念母亲,第二部就是大家一起见证了贾玲的减肥。像是观众在集体围观贾玲的私事,感动好像是感动了,但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
--
FROM 183.184.235.*
给我推这个还真不算降级的观众,一线城市工作的一硕一博,其中有位还是那种经常进电影院的,这片好像摸中了那个群体的脉,对于他们来说很燃
电影没看过,也没啥兴趣看,今年春节也就看了熊出没,有孩家庭过年必备
本来想看宁浩那片的,结果退档了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短视频时代,是电影普及,观众降级的年代。
: 拍高深了,普通观众看不懂。
: 小品式电影正好迎合这部分基数最大的普通观众。
: ...................
--
修改:dykiamy FROM 120.244.26.*
FROM 120.244.26.*
间贾玲可能无所谓,你让陈凯歌大导演情何以堪呀,这样的导演还有很多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以前搞小品的),或者干脆找一个比较好的小说原著,这样拍下来大差不差是个电影,否则第一部的感觉就是大家一起跟着贾玲怀念母亲,第二部就是大家一起见证了贾玲的减肥。像是观众在集体围观贾玲的私事,感动好像是感动了,但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
--
FROM 117.136.38.*
好电影是值得回看好几遍的
这种口水片有人愿意看第二遍都是奇迹
【 在 bubuyogi (相看忘却归来路)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每次看到中国票房前列的是吴京、贾玲之流,
: 就替姜文感到悲哀
: 【 在 fbf 的大作中提到: 】
: : 票房高,赚到钱就行了
--
FROM 222.129.50.*
导演再完美,没有票房也是零分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24.127.64.*
电影如果还算艺术的话,就不要把电影限制在某一种类型、某一种形式、某一种内容;
美术、音乐、舞蹈领域有多少普罗大众欣赏不了的作品?同时又有多少披着艺术外衣的投机取巧的作品?
如果是专业人士,可以批评她作品的各种缺点,但也不用扣帽子直接否定这个人
如果是普通观众,可以不喜欢,但也不要因为别人喜欢就愤愤不平
大家不过各取所需
也许这部影片没有资格名留青史,但是又有几部电影能做到呢?
而且票房和口碑都不差的电影,感动都好像跟着感动了,咱就别吹毛求疵了
--
FROM 111.203.182.*
楼主基本不算一个合格的电影评论者
【 在 fengxing (isaiah)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两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差,但是实事求是说,两部都是照着小品去拍电影的,缺乏电影应有的核心要素,比如故事,比如人物,比如节奏,比如价值观和意义,甚至比较高级一些的趣味(不是类似李焕英里沈腾的红秋裤和湖上拉肚子的恶趣味)。
: 贾玲下次拍电影的时候记得请一个懂文学的编剧(现在的编剧团队估计还是以前搞小品的),或者干脆找一个比较好的小说原著,这样拍下来大差不差是个电影,否则第一部的感觉就是大家一起跟着贾玲怀念母亲,第二部就是大家一起见证了贾玲的减肥。像是观众在集体围观贾玲的私事,感动好像是感动了,但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
: --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