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片协议
发行方会许诺一定的费用或者某些资源,用以置换影院一定比例的排片。
这也是经常被提及的排片费,可以理解为对于排片场次的一种购买行为。特别是重大档期,影片扎堆,僧多粥少,排片体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电影的开画成绩和票房规模,所以自然催生出激烈的竞争。
日常周末和重大档期之间的排片费差异还是挺大,前者一般三位数,后者一般四位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这笔费用发行方是会要求影院入票房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就看双方如何沟通商量。比如影院可以以票补的形式反馈给观众,或者影院直接作为赠票给到观众或者重要客户。总之最终是需要出票上报票房的。当然也有不需要入票房,直接成为影院的纯收入,这部分收入是不需要跟任何人分账的。
这几年这种方式也面临不少争议和指责,毕竟有时候会造成天价排片费,占据了太多的发行成本,同时排片的竞争成了一种财富的对比,减弱了电影本身质量、类型的影响,必然会造成一些烂片高排片的情况,所以分线发行的探索本身也是对于取代排片费的一种积极尝试。
只是在当下市场环境下,想要真正找到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模式取代排片协议还是挺难的。
【 在 jas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片子从第一天就差的好远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
FROM 124.16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