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一条条边上打洞的底片那是后来的彩色照相机连拍的底片
我见过五六十年代的黑白相片的底片貌似不是那样的
【 在 gengc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你搞错了,伊藤手里的底片就是他已经被泼酸水,又起来要杀准备走的老金和毓秀,阿昌烧假底片吸引他,他过去抢救,从火里救出来的。他上级骂他照片见报时,他自己说的“不可能,底片都在我这,除了被烧了的”
: 老金手里有无主的底片很正常,总有些顾客不去取的。感觉这里更可能是暗示这些人已经被屠杀,没法回来取了(按这个逻辑的话,主创似乎又明白了 底片也是要还给拍照者的)
: 以前照相馆是把洗完照片装在一个信封里,底片还是一长条(可能截一两段为了好拿)装在透明的塑料保护套里给顾客的。反正我家人去取照片时照片和底片都要核实一下的。底片不用一张一张看(底片也不容易看清),因为底片是连在一起的,只要看清其中一张是自己的,就说明这一版都是你的,没有拿错。看影片里展示的道具,那时底片应该是卷在一个小桶里保存,和现代不同。但顾客取照片时也是要抽出底片看一眼的,一些民国剧里有类似的情节。伊藤大火里救底片时已经疯癫,回来还得治伤,没检查底片也正常。但如果是给通行证前就交付了底片还没检查就太降智了。不管是这个故事的原型,还是原版的老电影《屠城血证》都是靠加洗照片保存罪证的,《照相馆》里这个偷换底片的改编并不好,应该是为了引出伊藤看被换掉的底片,展示南京市民以前的安居生活。但太多逻辑漏洞了。
: ...................
--
FROM 1.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