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近不惑之年,终于想明白了一件困扰自己多年的事情。
楼主勇敢的妹子,祝你一切越来越好。
推荐你去看朱虹教授的视频。讲传统婚姻,家庭和亲子关系,很有启发。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
: 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
--
FROM 112.10.220.*
因为成长过程中读的书和其它示范甚至影视作品都是在崇尚尊老孝顺,然后父母又不是朋友能有多个,所以总放不下原生父母,除非遍体鳞伤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遛弯过来随口读后感一句,我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人明明没有获得过原生疼爱却偏偏要回以钱财与心意而且乐此不疲。
:
--
FROM 218.108.210.*
有个朋友也是这样,不太习惯“妈妈”这个称呼,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就默默离开不说话,而且回答其孩子说:“我呀,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像孙悟空一样”:)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没有选错发长文的平台,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优秀深刻洞悉世事又心存善念的朋友的回复,您说到的确实是我在表达中遇到的问题,我没办法用爸爸妈妈来称呼,但会很自然地说外婆奶奶公公婆婆老公孩儿这些词。
:
--
FROM 218.108.210.*
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算了。也不用大额送钱,送了也是浪费。生活费困难的时候偶尔接济一下也差不多了。男的在村里会获得比较多的权益,这个是村里人看重男丁的初衷。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如您所说,我随便翻开一本书,都会觉得很释怀,远古时期的算法都是以亿年为单位、黄河奔流入海都变换过无数次道路,不执念、常安宁。
--
FROM 39.185.208.*
靠别人的爱才能开心生活的都是弱者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223.104.67.*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种家庭,思想也被囚禁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遛弯过来随口读后感一句,我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人明明没有获得过原生疼爱却偏偏要回以钱财与心意而且乐此不疲。
: --
: 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鸭子也是。
: 露露带着小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
:
: -----------日子一样很快乐。
--
FROM 124.205.79.*
这算不算歌颂苦难啊
【 在 kingarthu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跟父母一般见识,也不要妄图去改变他们。
: 反过来想,他们并没有虐待你,把你养大供你上大学已经不错了。
: 甚至,可能正是他们对弟弟的偏爱,激发了你逆天改命的斗志,让你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 --
--
FROM 124.205.79.*
因为一个孩子是没办法凭空判断父母爱不爱自己的,而父母为了回报,会把虐待行为说成爱和恩情,没有我哪有你,为了你我吃了多少苦,你不回报就是白眼狼之类。所以孩子的初装系统不会像旁观者这样知道家庭没有疼爱,被打疼,被骂苦,但会合理化,而不会判定父母没有爱。其实像楼主这样成年后能讲出来父母对自己不好,也需要重建价值观后才能做到。真正被pua严重的子女,可能到死都认为父母是爱自己的,甚至围观楼主可怜楼主的人里,有可能有人还不如楼主,但自己发觉不了,或者宁死不想面对。能反思家庭,是需要有很多其它社会情感支持的,还需要智慧和勇气。当然,如果楼主以后能做到钱也不给,就更成熟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遛弯过来随口读后感一句,我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人明明没有获得过原生疼爱却偏偏要回以钱财与心意而且乐此不疲。
:
--
FROM 117.129.90.*
作为一个知识水平层级高你父母三到四层以上的知识分子
却对父母的陈旧思想耿耿于怀
我觉得有点可笑
你会因为一个小学生和你辩论,明明输了却死不承认而破防吗?
显然不会
因为你明确知道自己是对的,他是错的,他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无知且可笑
但当这个小学生变成了你的父母
你就承受不了了
也就是说,在你的潜意识里,仍然认为父母有能力有资格在你们的关系中以高你一等的身份来评价你
这个观念改不了,你这辈子也摆脱不了破防的命运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114.254.174.*
楼主真细腻,加油,释放过去,给自己小家一个有爱的未来。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
--
FROM 111.19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