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近不惑之年,终于想明白了一件困扰自己多年的事情。
写得太好了。楼主的内心其实是安稳的。经历多了,心可能就大了,洞悉了自己应该怎么活。
--
FROM 61.49.247.*
想明白就好,亲情,首先是亲然后才有情,不亲的情你尽好自己的义务就可以了。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219.141.221.*
你父母的苦、你弟弟的苦不是你造成的,你不用为他们所遭受的这些苦负责,即使受再多的苦他们的思想言论也不会变,你不用对这个有奢望。作为心理成熟的人,他们是你的亲人,你可以适度的帮助他们,但这些帮助是成年人之间的帮助,不能求回报,所以少沟通或者不沟通,保持自己精神独立,自己爱自己,过好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未尝不可。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24.127.24.*
抱抱,同重男轻女家庭,父母一味索取还觉得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几年前想通后敢于和父母翻过一次脸后,目前一切正常了。
--
FROM 119.123.57.*
文笔很细腻,叙事很生动,很优秀的叙事散文。
对于亲子关系,看得出有非常多的思考,也有一些困惑。
做三个推荐,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杨本芬的《秋园》,储殷的短视频。个人感觉都不错,希望有新的收获和体会。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118.79.110.*
Keep the big picture in mind
如果你有一堆儿女,儿子特能干,女儿干啥啥不行
你嘴上不说,但心里知道,但也不能太夸儿子,女儿会受不了
你所能采取的最佳策略就是从能干的儿子那多拿一些资源输送到女儿那里
而你,作为被拿走资源的人
应该把拿资源和亲情这个事情分开
当你父母从你那拿资源的话,你不要把他们当父母
把他们当成讨价还价的小商小贩
慢慢谈,也说说你的不容易
然后把给出的资源对价的东西争取到
不要让他们有白拿的想法
我看下来,我觉得你父母是爱你的,也是以你为荣的
你跨越了阶级,他们不能太夸你
夸你了你弟弟没脸不说,自己也显得无能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114.250.32.*
我对他人的好是我自愿的,如果能获得他人同样的反馈那是最幸福不过的,但是如果没有也不必为此伤心。说白了就是付出的时候随心,但是不要抱有期待,包括父母家人伴侣和孩子,不是你对别人怎么样好,别人就要对你好,毕竟什么样的人都有。只要想清楚这个道理人就会轻松很多。
--
FROM 36.44.96.*
重男轻女
--
FROM 183.193.222.*
扣分的那些都是畜生一样的玩意,不用离他们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223.104.40.*
“父亲大发雷霆,说出嫁的女儿争娘家财产闻所未闻,母亲伤心抹泪说要怪只能怪爹娘没本事挣不到钱,挣的到就不会拿你的。我感到十分错愕,说的是赠予啊,哪里是争产。后来才明白过来,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女儿是没有资格说放弃继承这句话的,因为他们认为本来就没我的份。”
楼主能写出这个话,说明至少是清醒的,因为她还懂得自己虽然是女儿但是有权利,我放弃那是我自己的强大,更多的伏地魔,不仅觉得自己的确没有一点权利,而且别人提及一点还大发雷霆,阴阳怪气。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我觉得这是70,80.90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后00后更懂法了,也更懂公平和公正了,这样的事情会慢慢消亡。
--
FROM 221.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