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近不惑之年,终于想明白了一件困扰自己多年的事情。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女儿是没有资格说放弃继承这句话的,因为他们认为本来就没我的份。”——农村普遍的观念。
--
FROM 61.135.28.*
记住吧,任何关系如果不是双向奔赴的,按照你说的最多也就是看成大富大贵后的施舍,求得心理的慰藉。有时候所求的回报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尊重和尊严。
【 在 rainforx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对他人的好是我自愿的,如果能获得他人同样的反馈那是最幸福不过的,但是如果没有也不必为此伤心。说白了就是付出的时候随心,但是不要抱有期待,包括父母家人伴侣和孩子,不是你对别人怎么样好,别人就要对你好,毕竟什么样的人都有。只要想清楚这个道理人就会轻松很多。
--
FROM 221.222.20.*
不能拿现在的物质条件和育儿理念,去要求或评价40年前的父母,隔了一个时代和世纪了。
【 在 snailfly88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算不算歌颂苦难啊
--
FROM 210.12.181.*
感动于你的放下
从此做自己的父与母
并且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221.216.116.*
被重男轻女的家庭伏地魔了!惨!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43.250.244.*
是的,把责任归结为时代是不对的,
舐犊情深这项技能动物都会,
人反而不会,
实在说不过去。
【 在 Joanna8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是胡说了,不是所有爸爸都是这样的,我年龄比楼主还大些,农村独生女,我爸爸很爱我从来没想过再生一个儿子啥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210.22.150.*
起码是亲弟弟,不少人生了独生女后,会为侄子这样掏心掏肺,不管自己独生女的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211.145.54.*
【 在 hnairlin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但是 如果我是姐姐我不会牺牲自己供养别人
: 迟来的好处不值钱
所以,做姐姐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有长期家庭影响,观念影响,也有环境扭转。
做不到是很正常的,做到有怨言更正常,能做到没怨言很少。
如果没有亲情血脉,我觉得牺牲这个词很正常。或许就是那种骨子里的血液,会让人性选择更有难度吧。
否则,大街上,毫无关系的人乞讨,是可以给,也可以不给,没有任何被批判。
--
FROM 159.226.25.*
看哭了……
太深的代入感,山西农村,和你类似,又不太像
我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爱,同时后续这也成为我生命中的枷锁和桎梏
也正因为如此,我前几年就能很好的自洽了
得到的任何东西都在冥冥之中标注好了价格,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我大学实习起就供妹妹上大学,结婚0彩礼,又给弟弟买房,结婚,还赌债等等
过往说起都好像是云烟,如今,淡定的坐在这,一还两清,各不相欠,自我承担的,不会推脱,不该我的,绝不多说一个字
加油~有弟女+重男轻女的苦,只有身处其中才知道有多绝望和无助
但好处是,前些年的负重前行,到如今的轻松驾驭,不也是人生经历嘛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121.69.86.*
我说的恰巧不是物质上的,双方奔赴当然是最理想最幸福的状态,但是如果只有自己奔赴了但是对方却没有相应的反馈或是尊重,自己也没必要为此伤心或者想不通成为心结。可能我属于悲观派,尽力付出但减少期待可以让自己更轻松些
【 在 t60p 的大作中提到: 】
:
: 记住吧,任何关系如果不是双向奔赴的,按照你说的最多也就是看成大富大贵后的施舍,求得心理的慰藉。有时候所求的回报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尊重和尊严。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36.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