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近不惑之年,终于想明白了一件困扰自己多年的事情。
你换个角度看,从你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凡事只能靠自己。孤儿心态没什么不好。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223.114.200.*
到40岁了,学会当自己的父母,你不再是那个渴望父母肯定认可关爱保护的孩子了,从现在起,肯定认可关爱保护滋养自己,学会照顾自己。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223.114.200.*
抱抱。忘记过去吧
--
FROM 112.2.231.*
你是不幸的,然而上天赠予你才情,让你苦海逃生
生身父母不可改变,无须争拗,你是他们的福报,你的善意不过是渡了他们
--
FROM 222.129.188.*
农村这样很正常吧。对个人来说,都是命。倒是你弟弟有点不通透。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54.26.238.*
您好。请教一个我自己也有类似困惑的问题,您既然愿意承担一半的赡养义务,那么:
1) 避免不了和父母接触,但是双方的情感交互是偏向负面的,如何看待以后可能的长期这样的负面交流呢?
对我而言,我当然也会赡养老人,我希望我每天开开心心,但是和老人的交往总而言之是没法让我开心起来。
--
FROM 183.195.17.*
我好喜欢你说的话,黄河改道无数次,谢谢!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如您所说,我随便翻开一本书,都会觉得很释怀,远古时期的算法都是以亿年为单位、黄河奔流入海都变换过无数次道路,不执念、常安宁。
--
FROM 120.245.85.*
从你语言表述来看,你心态还是正常的。你对你的父母太好了。他们的观念和作为不值得你一味迁就,以德报怨。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值得被感恩。有些父母把孩子当宝,有些父母把孩子当负担,当奴隶。后者是不值得被感恩尊重的。
--
FROM 117.133.66.*
我总是能发现认同你的很多观点。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遛弯过来随口读后感一句,我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人明明没有获得过原生疼爱却偏偏要回以钱财与心意而且乐此不疲。
:
--
FROM 117.133.66.*
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幸好靠自己的独立自强走出来了;终得靠自己独立自强。
--
FROM 111.19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