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会典》记载: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这是清朝的规矩,大臣在行三跪九叩之礼后也不会有坐,陈奏或听皇帝宣旨也只能站立,以示对皇帝的敬重。由此记载可见清朝的大臣必须对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的,而且在朝上也不能坐着商议家国大事,只能站立,多辛苦!
《明史·礼志》的记载:凡百官于御前侍坐,有官奏事,必起立。奏毕,复坐。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得出,明朝的王公大臣在朝上与皇帝商议朝政的时候无须行三跪九叩之礼,而且还有座位,坐着讨论朝政就显得轻松多了。
那么从古都没有的礼仪,怎么到了清朝就有了呢?原来清朝入关主政,恐汉人对之不尊重,所以就进行了礼制的改革。他们规定,百官除了要对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外,还要自称奴才!
当乾隆末期实行跪礼后,汪德钺非常反感而就陈书反对跪之礼,他认为,跪下是对尊严的伤害,一个读书人,一次次下跪丢掉阳刚,久之就会成为一个奴性十足的软人。汪德钺人认为,跪礼不可行,跪礼将读书人那种精气神磨化了。尤其是上下级之间行跪拜之礼会将人心和人性负面化,这关系到了读书人的气节和廉耻,更关系到江山社稷的稳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不管官位有多悬殊,至少人格是平等的!在那个君重民轻的封建社会里,能破天荒敢提出人格平等,这实属可贵!
--
FROM 183.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