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说的问题是你潜意识的,自己很难觉察到。这就是精分理论的问题,不信就很难说服…
如果这套东西对你没用,也就是说你无法觉察你行为的来源,那可能 cbt 的方法更适用(操作上也复杂的多)
这个办法是这样的:
不要去想你的控制欲,这个标签不对,要想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好处
每次你上情绪之后,事情(争吵)结束了,都尝试思考另一件事:
- 你的情绪的准确描述是什么?
- 你认为如果不按你说得做,会发生什么?
- 你对这个预期结果担心的程度是 x%?
当然你也可以现在就思考上一次发生的事
比如说
假设你想让老公按你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检查孩子的作业,老公做的很敷衍,你回家看孩子写的很随便然后就愤怒了
1 愤怒是个明确的情绪,实际上等同于恐惧
2 那么仔细的想一下,你恐惧的是什么,如果你容忍老公这么做下去,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结果,尝试描述这个结果
3 你认为发生这个结果的概率和程度,大约评级是 x%?
想完之后看下一段
【 在 yimisunshine (yimisun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您是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吗?说出了一些关键,但我觉得不完全跟我的情况吻合。
: 我找我老公,他像我妈粗枝大叶,并不是我想找个我妈这样的,而是我在他们一次次争吵中厌烦了我爸那种小气抠门斤斤计较,所以我发誓要找一个粗放一点的老公。
: 我很认同你说的控制欲,我也不知道为啥我会有很强的控制欲,事情一旦不在我的掌控范围内我就会抓狂。
: 我老公每次说你行你上并不能让我觉得没劲呢,我会觉得更加糟糕。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