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人懂年金险的预定利率怎么计算么?
【 在 lonelypan (lonelyp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有人懂年金险的预定利率怎么计算么?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5 15:06:54 2021), 站内
:
:
: 你如果买基金,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 你的初次投入不会完全进入账户。
1.基金的申购费用是透明的
2.费用比例低,占比最多2%,好的渠道也就0.15%。对长期受益计算影响不大。
:
:
: 有些消费者希望透明化,比如你存款,客户希望知道这钱进去,都花哪里了,那银行需
: 要告诉你,首先100元其中1元钱划走了,你是99元来投资,99生成4元的收益,对你100
: 来说是3元,所以给你一个3%的收益预期。
呃,保险这块的“划走”是透明的么?没划走的部分就对应现金价值?
如果看现金价值的话,那划走的佣金比例可真是足够高了。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20.244.238.*]
--
修改:kirbyzhou FROM 36.110.147.*
FROM 36.110.147.*
投资链接保险,万能险对客户透明,
如果是传统保险,不透明,就好比你买车险,会给你透明吗?也没有必要。
还是那句话,透明不一定好,不透明不一定不好。
当然,你非得要问,那我就继续回答你。
关于是否扣除之后是现金价值,这个,其实不能急简单这么说 ,
你了解企业年金吗?
比如你在一个单位不足8年,那么离职,年金只给你一半。
或者你买了房子,马上要卖,你其实因为规则法律税费你其实亏损了100万,但是其实也
无法透明计算,那你就不买房子了吗?
任何投资理财产品都是如此,都有很多账户,就像你学会计学,有重置价值,有现金价
值等等等等,
保险里面的你的保费减去现金价值并不必然都是费用,这里面有一个部分进入了统筹账
户,这个账户给那些愿意长期持有的客户,这样你明白吗,这样也解释了为啥长期持有
的收益甚至大于预定利率。。。。【 在 kirbyzhou (下雪 你那边下雪了么?) 的大作中提到: 】
: 1.基金的申购费用是透明的
: 2.费用比例低,占比最多2%,好的渠道也就0.15%。对长期受益计算影响不大。
: 呃,保险这块的“划走”是透明的么?没划走的部分就对应现金价值?
: ...................
--
FROM 120.244.238.*
你也可以这样认为,保险是一个不知道你何时结束的长期储蓄,
比如银行存款,你5年期,然后第二年取出来,肯定不能按照5年期的利率算。
保险一样啊。
但是因为保险公司无法预知某个客户到底什么时候把钱取出来,所以我只能规定一个原
则。
不过啊,这还是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你的问题,关键在于你非得要算,那个数字本来就
就不是给你看的。如果你的经纪人给你说这个,那只能是你的经纪人不行,建议换成我
。
如果你的经纪人没有跟你说这事情,那只是你自寻烦恼,你在问一个根本就不需要问的
问题。
如果你是保险行业的,那就更加的,只能鄙视你,这点问题都想不明白,。。。。【 在 kirbyzhou (下雪 你那边下雪了么?) 的大作中提到: 】
: 1.基金的申购费用是透明的
: 2.费用比例低,占比最多2%,好的渠道也就0.15%。对长期受益计算影响不大。
: 呃,保险这块的“划走”是透明的么?没划走的部分就对应现金价值?
: ...................
--
FROM 120.244.238.*
你等于说,奔驰跟我说这个车能用八年,
但是第五年我自己看不上了,我想卖,然后我去埋怨奔驰车忽悠我。
你这不扯淡吗。
你说,你们不是平均寿命是八年吧,为啥我是五年。大哥,你也知道那是平均寿命啊。。。。。。
【 在 kirbyzhou (下雪 你那边下雪了么?) 的大作中提到: 】
: 1.基金的申购费用是透明的
: 2.费用比例低,占比最多2%,好的渠道也就0.15%。对长期受益计算影响不大。
: 呃,保险这块的“划走”是透明的么?没划走的部分就对应现金价值?
: ...................
--
FROM 120.244.238.*
你说得对,对大多数客户而言,保险公司运营成本不怎么关心,少数人会关心,因为运行成本也包括品牌维护(有的人挺认品牌的)、后期服务等。
之前有保司在制定产品时把费用/成本做成接近于0,以前也有通过银保监会审批上市的,有些增额终身寿产品做到过。这种产品现价比较高(收益好),会比较接近预定利率。
现在市场上好像实际收益率有能达到甚至超过预定利率的产品。
【 在 kirbyz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 消费者不关心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用和成本。
:
: 你的意思是说宣传上的预定利率和实际收益率永远对不上?
:
: 如果说实际收益率和预期寿命相关,那总有一个拟合的公式吧,怎么能最后凑出4.025%这个数字来。
:
: 保监会限制的年金险利率难道还要减去一个完全不透明的运营成本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FROM 114.246.103.*
保险跟银行储蓄可不能说是完全类似的,这两个不一样哦
【 在 lonelyp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不懂的人来说,都是坑。。。。
:
: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也没准会出现这样的产品,那反正就完全类似银行储蓄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FROM 114.246.103.*
之前我发过文章。
银行叫储蓄存款。
请注意,并不是只有银行存款叫储蓄,储蓄是saving,
储蓄保险是一个正大光明的词汇。
别混淆了储蓄和存款。
【 在 hingrendong (rend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保险跟银行储蓄可不能说是完全类似的,这两个不一样哦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FROM 120.244.238.*
他可不是不关心,他是太关心了。
不过我看他短时间是想不明白了。
【 在 hingrendong (rend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对,对大多数客户而言,保险公司运营成本不怎么关心,少数人会关心,因为运行成本也包括品牌维护(有的人挺认品牌的)、后期服务等。
: 之前有保司在制定产品时把费用/成本做成接近于0,以前也有通过银保监会审批上市的,有些增额终身寿产品做到过。这种产品现价比较高(收益好),会比较接近预定利率。
: 现在市场上好像实际收益率有能达到甚至超过预定利率的产品。
: ...................
--
FROM 120.244.238.*
我说的也是银行储蓄没说存款,保险储蓄和银行储蓄很不一样哦
【 在 lonelyp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之前我发过文章。
: 银行叫储蓄存款。
: 请注意,并不是只有银行存款叫储蓄,储蓄是saving,
: 储蓄保险是一个正大光明的词汇。
:
: 别混淆了储蓄和存款。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FROM 114.246.103.*
行业惯例吧[哭笑脸]
有些产品很快就接近预定利率(这时候预定利率一般比较低,3.5%以内)
4.025%的,一般开始扣的多一些,后面按4.025%复利增长,所以IRR慢慢追,一般七八十岁能追到3.5%左右(据说3.5%的实际利率是银保监会要求的)
细节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自己买的最后算下来IRR就是3.48%……
【 在 kirbyzhou (下雪 你那边下雪了么?)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算法太不合理了吧。
: 费用应该是保险公司内部消化啊,然后报给消费者的应该要是消费者净利率的预定啊。
: 现在给消费者报一个虚高的预定利率,那不是坑的很。
: ...................
--
FROM 36.11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