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各家都有app为啥非要在互联网平台上买存款
第三方平台做过风控认证了没有呢?
增加中间商赚差价,为何还会有加息券?
【 在 Sub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台不发布信息,有多少知道还有村镇银行?有储户认为平台做过风控认证。有时候平台还有加息券啥的
--
FROM 171.219.0.*
这就是问题所在啊,你首先看中的是收益率,其次才是资金安全。
多个百度做中间商,还能高利息,说明小银行要么盈利率大于大行,要么比大行让利的多。
信用社的人你该知道,他们盈利能力是不如大行专业的,要说贪婪,大行拿工资的人,能比信用社坑钱的人更贪婪吗?
挣钱能力更差又更贪,为何要买他们?
【 在 luckyvc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赠送补贴啊!百度赠送券或加息经常也能有0.几%了!实际收益率要加上赠送。
: 百度上大把的银行产品,谁都不是傻子,肯定拣利率高的买,利率相同情况下拣大银行买,真如有人说的村镇银行利率不高,才4.5%左右,那干嘛要买这种偏远小村?
: 虽同是银行,不会有人认为工行和众邦风险相同吧!同样众邦和村镇也不相同
: ...................
--
FROM 171.219.0.*
现在的问题不就是在于怎么证明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的是存款?
【 在 bito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都是正规银行存款,那么安全性50万以内就应该是一样的,小银行资金压力大,利率高是符合生活常识的。理论上存款利息小于贷款利率银行就能赚钱,不至于亏本。当时应该各大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利息都差不多
--
FROM 182.139.188.*
银行内外勾结的案例很多。
所以没必要通过第三方平台,官方app或者柜台,看准产品描述是存款的风险可控。
【 在 bito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个不应该是普通储户关心的问题。形式上没有任何问题,所有手续都是正规的,不是用萝卜章之类进行诈骗。如果这个不是存款,那所有第三方平台都存疑了,官方小程序app也都存疑了。只要其他银行也内外勾结,那所有储户都血本无归了。以后就没有可信任的金融机构了,大银行也有很多员工犯罪的
:
--
FROM 171.2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