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真相有可能是这样的
银行股东、管理层集体作案。
这个时候,整个银行已经变得不可信,讨论真假系统已经失去了意义。真的也是假的,假的就是真的,不管真假,不过就是数据库的一条记录而已,内控失效,想怎么改不就是一个update的Sql语句吗。
在银行的自己IT系统里,应该都是按正常存款来记录的。
但是,向监管、人行、存款保险等上级机构提交报表时,为了逃避监管或其他目的,没有按照真实数据提交及缴纳保费。(本人所在公司有银行IT业务,好多年前审过一个项目的PPT,我记得银行每天都要向监管提交各种报表)。
现在钱没了,存款保险只兜底上报并缴纳保费的数额,这就有了大窟窿,所以现在只能搞一些子虚乌有的理由来吹风,试图把一部分存款划成非法集资。
另外,争论转账及充值的,不管哪种方式,资金都是进入这些小银行在央行及其他清算大行的对公账户里,只是清算流程不同而已,清算完成后,此100块和彼100块没区别,具体是不是存款,得看村镇银行的内部系统如何记录,实际上,村镇银行没资格做其他业务,只能是存款。
但是,充值这个事情确实存在瑕疵,现在有了窟窿,这个瑕疵会不会成为存款与集资的界定标准就不好说了。
--
FROM 114.254.2.*
首先,大行也可以手工入账哈
另外,充值的钱也是进入村镇银行在央妈或其清算大行的对公账户,要判定非吸,那就只能说:银行非吸,要么就是存款不入账。
【 在 luckyvc 的大作中提到: 】
: 充值进入对公账户后,村镇银行是唯一允许手工入账的!这就是巨大隐患!这是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立原因造成的,村镇银行设立本应是给当地村民办理小型业务提供便利的,资产规模非常小,根本没有能力和渠道赚大钱。
:
--
FROM 114.254.2.*
讨论购买和存款行为,是从村镇银行外部来看,
小程序我不敢说,第三方平台,打死它们也不敢把资金清算到其他某公司的账户,只能是村镇银行在央行或其他大行的对公帐户
至于村镇银行入谁的帐户,这是内控失效导致的
但是,只要清算给村镇行的对公帐户,判定非吸就形成不了证据链,至多是存款不入账
至于“个人把钱充值到A公司在B银行开的账户”,如果B银行是村镇银行的话,银行内控失效后,讨论这点没意义了,村镇银行记录他自己可以随便改
如果B银行是其他银行,回到上面说的,第三方平台显然不敢
这个需要倒查其他银行或者三方支付公司的清算记录
【 在 jqxw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版上另一个帖子的说法,是个人把钱充值到了某公司在银行的账户里,这属于“购买”行为,不是“存款”行为。如果那个帖子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个主贴说的“争论转账及充值的,不管哪种方式,资金都是进入这些小银行在央行及其他清算大行的对公账户里,只是清算流程不同而已”就是严重的误导。
: “转账”是“存款”,“充值”是“购买”。两者的性质当然不同。主贴又说什么“实际上,村镇银行没资格做其他业务,只能是存款”,那么,个人把钱充值到A公司在B银行开的账户上,这算是存款吗?
:
--
修改:silybh FROM 114.254.2.*
FROM 114.254.2.*
可能就是楼上有人说的,过路资金,当天进当天就走了,这些钱虽然在村镇内部系统写了记录,但同时做了标记,做资产负债表的时候直接忽略
比如,只要是入到村镇银行在其他商业银行账户里的资金就全部这样处理,而在央妈那里的资金正常处理
【 在 humangh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三百亿,这么多年了监管看到了然后当没看见? 或者这个钱监管压根看不见?
--
FROM 114.254.2.*
真系统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和提交给监管的报表一致的那个系统呗。
从这点来看,真系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其实,安徽那两家没有闹出幺蛾子,可以侧面印证真假系统只是一个由头而已。
那个省要自己的名声、信誉,兜底了,所以都是真存款。
这边不要脸了,想甩锅,所以就过一段时间出一个理由。
【 在 Coolwind8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它做了个假系统,不还有个真系统么。真系统的数据应该是可用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14.254.2.*
发动群众斗群众来转移视线。
1、试图甩锅后让储户买单;
2、掩盖监管的缺失。
【 在 feelgrea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对。另外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来那么多言之凿凿貌似很懂的“专业人士”抛出各种“假系统”“没入帐”“没上保险就不是存款”之类的风声呢?
:
--
FROM 114.254.1.*
没错,第三方平台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虽然从技术上也可以做到,但是不管怎么折腾,无法完全脱离银行这个体系。要么资金要过银行公户,要么储户的存款明细要在银行出现。
小程序则有出问题的可能:
表面上是银行的小程序,微信认证也是银行的真实资料(微信认证时,微信要往认证主体的对公帐户打款,做不了假)
但实际扣款时,使用诈骗公司在三方支付的商户号来扣,也有可能在后期运营中换了商户号。
这样就完全和银行无关了。
【 在 eclipsqq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 如果第三方有问题警察早抓了
: 目前抓的是银行高管 搞小程序的那个技术公司好像也抓了
--
FROM 114.254.1.*
“但就储户反馈的一些信息来看资金的流向还与其它的银行有关”
我查到这几家银行的清算行是nanjing银行,是不是说这个?
当然,这家上市城商行肯定不会有问题,有可能只是用了它家的核心系统,或者是这些村镇行同业账户的资金托管行
【 在 ip5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我了解程度比一般局外人多一些
: 你这里有一些说法与这次的事情并不一致
: 三方,至少有部分三方额度还不小是有违规情况的
: ...................
--
FROM 124.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