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一个河南银行储户发给我的 钱是到了银行的对公账户的
您看看这样理解对吗?
对于充值进去银行公共账户的钱,正常的银行会先把钱从公共账户转到储户的个人账户,然后再拿去放贷之类的,做一些银行的正常操作;骗子银行直接把公共账户的钱划走了,这笔钱他们想干嘛都可以。
【 在 asto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截图来看,储户的这笔支付,钱到了村镇银行在京东钱包上开立的账户上,后续真正提现到哪里,是这个钱包账户的拥有者所决定的。拿到企业营业执照等一些资料,就可以在京东支付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开立账户
--
FROM 123.119.234.*
请问这是吸收客户存款不入账罪吗?
【 在 Pharaoh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不可能是假网站、假app、假小程序,金融机构网站、app有严格过检要求,上架有严格审核机制,存在几年的app和网站造假可能性为0。第二存款有通过三方支付扣款,也有储户个人银行网银直接转账,收款对象都明确为银行主体而不是银行内开立的其他企业账户,不存在假银行用银行资质开立三方钱包的可能性。储户明确显示的二类户入账,说明银行系统已经记了该笔借记,并且后期正常展示计息。第三,资金到账问题,村行资产负债表没有实质变动,否则四百亿余额资产负债表变动远超村行平均水平,监管系统直接可以看到。多数可能性是代理清算行许昌农商行内部将入账同业资金转移了,即使这样许昌行资产负债及同业资金异常也没有监管动作,也要可能监管有内鬼,同时也反映了村行的代理清算行制度漏洞,网联没有完整的完成清算动作,钱划到代理清算行就不管了。总之,对储户来说资金清晰的进入村行,村行没有给储户实际入账,资金也很有可能没有进入村行的资产负债表,所以一开始地方银监和警察说是高息理财骗局,但这跟储户确实没有关系。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23.119.234.*
网评员很多的,证据对它们没用
【 在 eclipsqq 的大作中提到: 】
: 亲 发火骂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 你拿出证据来用事实说话 一些人自然会闭嘴
:
--
FROM 223.72.75.*
现在还不够打脸啊,按照警方的说法,金融犯罪11年了,监管了个啥
【 在 feelgreat 的大作中提到: 】
: 存款保险管理条例是强制性的。
: 存款保险管理条例规定要上保险,漏缴的需要补缴而不是可以不缴。不允许存在存款不缴保费的情况,否则就是啪啪打银保监和央行的脸。
--
FROM 223.72.75.*
不是说村镇银行业务范围受限制,只能做存款和贷款业务么?你说的这个充值消费业务,村镇银行可以做么?
【 在 ast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普及一下
: 转账:个人户到个人户,跨行时会经过央行清算系统,央行能够监控到商业银行存款的增加,央行的存款保险、准备金、资本充足率等监管都会监控这个转账信息,如果一个村镇银行的资金流动额很大,也很容易触发监管。所以这次村镇银行线上渠道诈骗直接不支持转账,防止被央行监管到
: 充值:本质是消费型支付,跳转到支付页后,你确认支付,这个钱从你的银行卡扣出后,会流向这笔支付订单所指定的账户,这个账户可以是商家在微信钱包开的账户,也可以是商家在其他银行(包括但不限于四大行)开的对公账户。央行系统能看到的是,你在某公司花钱做了笔消费,却很难监控到这笔钱和村镇银行有什么关系
: ...................
--
FROM 223.72.75.*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公正公平的
【 在 newlifes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评员很多的,证据对它们没用
: :
--
FROM 123.119.234.*
村镇银行不是说业务范围受限制么?可以办理充值消费业务么!
【 在 Pharaoh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融机构不能在支付公司开钱包,只能直接结算到银行账户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223.72.75.*
这是不是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开的账户?
【 在 eclipsqq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FROM 223.72.74.169
大多数人是反智的,苏格拉底死在两千年前
【 在 eclipsqq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公正公平的
--
FROM 223.72.75.*
您在仔细看看
【 在 keri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显然只能证明是进了互金平台的托管户了啊。。
: 只有拿出来互金平台的清算流水才能证明是进了银行的账号啊。
: 不过如果真的没有进银行的账户显然互金平台要承担责任啊。对接的时候你都不看一下对方结算的账户么。。。
--
FROM 123.11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