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银行的利息不高,大家之所以把钱放银行,图的是安全。
但最近中小银行频繁出事,让储户不禁犯嘀咕:我们的存款还安全吗?
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这意思很明确,在同一家银行存款50万以内,就是安全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倒闭,存款保险基金就一定赔得起,理由如下:
【一、赌银行破产概率低】
几乎所有的保险都是对赌游戏,存款保险基金也不例外,赌的就是银行破产概率低。
事实也确实如此,几十年以来,我国只有4家银行宣布过破产,分别是海南发展银行、河北省肃宁县农村信用社、汕头商业银行、包商银行。
国内银行破产率之所以这么低,跟存贷利率差大有关,说白了就是融资成本低,而放贷利息高,如此,躺着都能赚钱,怎么会破产呢?除非发生严重的失误或者内部管理不善。
所以,存款保险基金根本忙不起来,用不着赔付。
【二、存款保险基金余额不够赔】
如果银行真的破产了,存款保险基金能赔吗?
以包商银行破产事件为例,该行于2017年9月发布的最后一份季度财报显示,其存款规模为2235亿元人民币,与之对比,存款保险基金余额只有800多亿。就算银行50万以下存款占比不高,存款保险基金也只能勉强应付一两家中小银行破产。一旦发生多家银行破产,存款保险基金是赔不起的。值得庆幸的是,包商银行储户都得到了本息赔偿,顺利重组渡过危机。
【三、寻求央妈帮助】
最后要说的是,从历史来看,银行系统一旦发生危机,存款保险基金形同虚设。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基金早就存在八九十年了,2008年的时候没看到有任何用处,1980年代的储贷危机也没看到有啥用。
那怎么办?只能靠央妈!央行稳定银行破产震动的手段有很多,包括提供流动性支持和组织银团向破产银行打包购买贷款。
这样下来,不但可以帮助企业继续正常经营,又可以盘活破产银行的资产,弥补一点储户的损失。
总的来说,银行破产很复杂,存款保险基金不一定赔得起,所以在关键时刻,需要央行出手。
文章案例:
1998年,在坏账增加和资本链紧缩的消息传出后,储户开始担心自己的钱无法归还,越来越多的储户开始排队到海南发展银行提款。
为了保护海南发展银行,中央银行拨出了34亿元的应急资金,以度过这场经济危机。但是毫无疑问,并没有起作用。最终,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果断采取行动,并于1998年6月21日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
FROM 118.1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