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算错了吧
【 在 MarcoMask 的大作中提到: 】
: 0、收益来源:实际上来自于现时取得的个税抵扣额,这是整个个税养老金的基础
: 1、现金流方面:个税税率在每一年度内是逐步累进的,因此假定每年末一次性缴足12000,并取得税收抵扣
: 2、期限方面:每一年度的缴纳行为都是独立的,跟前一年是否缴纳无关;待退休后一次性领取。因此你每一年度缴费后,实际取得要看待退休的年限
: 3、测算的时候是假定你的个税税率保持不变,如果变了也没关系,对照着收益表看一下新的税率档次和剩余的领取年限
: 4、提取税率:最终领取时,所有领取金额的3%,假定不变
: 5、投资方面:个人养老金目前可以投资的品种,跟各个银行自己的配置有关,大部分是理财、公募类基金。因此,如果你本身也在外面配置这些资产的话,这部分收益在账户内外是一样的。因此,个税的抵扣,实际上是给你的超长锁定期的补偿。
: 6、有些人说是zf拿钱去填补养老金,实际上不是的。因为这些投资产品(定存、公募)是独立的,资金不可能被转至社保账户。应该是说zf吸引一部分资金进资本市场
:
: 综上,你每年度缴纳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你当年可以省多少税,以及你多少年后可以取。由此可以算出这个节省的税额,在这个锁定期内的实际回报率(复利)。
:
: 这个回报率,就是给你锁定期的补偿。简单来说,你在外面买定存3%,投入养老金的后再买定存,这部分投资的收益率上浮至3%+x%,是不是划算,看个人判断
:
: 简单说一下表格的使用方法:每年度的缴费决策都是独立的;今年缴费的时候,看一下你还有多久退休(锁定期),你今年能够抵哪个档次的税率,就可以根据表格,找到你这笔缴费的年化收益率补偿是多少(注意,指的是补偿,相当于在你的投资产品收益率上额外给的收益)
:
: 说说结论:
: 1、看了看测算,离退休5年那是大毛。应该无脑买
: 2、50岁以下的,相当于锁定期10年+,每年贴息只有3~5%的水平,这锁定期太刚性了。不买
: 3、感觉体制内有闲钱的可以买,毕竟稳定。但是体制内普遍适用的税率又低一些。最早购买的时间也最好不早于退休前15年。
:
: [upload][/upload]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16.2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