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听老鸟说,粗粗估计zb有1.5%的加成,不明白具体是啥,下午做了点功课,对zb烧脑的成长值体系有了一些理解,发出来分享、讨论&求指正。
现在利率下滑通道,大家普遍想投的事偏长期的产品,所以讨论主要针对1、3、5年定存。
这三种产品对应的收益可以分为3部分,现金、忠粉值、财富值,而忠和财都属于成长值的真子集。
现金部分:三种对应标称1.9%、2.4%和2.45%利率,到期一次性付息,按复利折算,实际的年化1.9%、2.345%、2.338%,这部分本息50w以内可以认为无风险;提前支取的话,按提取日的活期利率计息。
成长值:比较理想条件下,财富值最后产生1%收益,忠粉值0.5%。财富值按1点/28.8本金的比例每日积累,忠粉值按0.5点/28.8本金的比例到期一次性给付,提前支取的话财富值都落袋了,忠粉值应该就没了。忠粉值也存在复利折算的问题,3、5年真实年化在0.498%和0.495%。
烧脑的来了,由于成长值每月按档位兑换权益,超出档位的余数会清空,所以理论上存在卡档的差异,但其实收益浮动不大,考虑到大家常见的本金额度,差距也就在8.33每档,我尝试细算了一下,没坚持下去。。。这个其实duck不必过多纠结。
记住以下原则就可以了:
用来投这个的尽量是确认1/3/5年不会用到的钱,那么尽量大额存,在本金接近50万时,每月收益在400+水平,8.33的档位差只能带来2%的相对收益误差、0.02%的绝对年化收益误差,可以忽视了;
当本金超过115200后,该项收益率期望平均值就超过1%了; 本金超过24万后,该项收益率期望下限就超过1%了; 而本金超过9600以后,本项收益率期望上限可以逼近1.041%但无法达到,你看,跟1%比,差距真的不大。
只有单笔不到10万时,算算卡档可能才是有意义的,这时对应了10~50%的相对收益误差、0.1~0.5%的绝对年化收益误差。
相对更大的风险来自于zb成长值体系的稳定性,如果哪天算法变了,或者撤销了,那么没落袋的财富值还好最多对应1个月损失,而忠粉值那0.5%左右的收益就危险了。而如果半道上成长值大幅缩水,剩下的时间里这笔定存取不取出来都尴尬得很。
最后,我自己小50个7通估计也很快要被清退了,rmb投票的话,我应该会选择28.8万的3年定存,折合年化大概2.345现金+1.487返点(返点收益是我写了个小计算器算的,比较准了)。主要还是担心这个3.8%出头(虽然算是相对比较高的了)的实际兑现情况,但其它一些更高收益更小风险的我存满了,所以存一大半、拿一小半去一些3~3.3左右确定性好些的平台吧。
--
修改:flyingjerryc FROM 61.140.194.*
FROM 61.14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