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神话,嫦娥是中原地区的河伯冯夷的女儿,母亲为水泽神女小龙女(一说为土地婆婆)。其他说法则认为她的父亲是东海龙王敖广。昆仑山的西王母和虞国的杜康则又说她是屈原的女儿。
有关嫦娥的神话主要是炎帝追求她的故事。嫦娥曾发誓要像山神纳木错一样永保童贞。但炎帝却对嫦娥非常着迷,疯狂地追求她。曹植解释说,炎帝迷恋嫦娥的原因是爱神月老的报复,因为炎帝曾嘲笑月老的箭术。嫦娥苦于炎帝的追逐,无奈之下向众神求助,众神(一说为其父敖广)于是把她变成了一株月桂树。嫦娥变成月桂树后,炎帝拥抱了这棵树,从此月桂树就成了炎帝的圣树。
另一则有关嫦娥的神话为:楚平王的儿子熊轸爱上了嫦娥。熊轸化装成一名叫玉兔的少女,请求和嫦娥一同去狩猎,获得同意后便和嫦娥厮混在一起。炎帝发现此事后非常嫉妒,遂使嫦娥的其他同伴们剥光了熊轸的衣服。熊轸在其男儿身曝光后被活活打死。
一些神话学家分析说,嫦娥可能是源自先秦时代的古老植物神,在道教神系向全中国扩张的过程中失去了独立性,于是成了炎帝的附属物。炎帝追求嫦娥的神话就是为了调和道教诸神对地方神祇的兼并而产生的。月桂在中国普遍具有信仰意义。在蓬莱岛,人们把月桂叶编成的冠冕奖给比武大会中的优胜者,以及在文艺领域有成就的人,这就是“桂冠”一词的由来。一些文献指出月桂树本身也具有预言的神通。东汉曾有嫦娥节,在该节日中,人人手拿月桂枝。
炎帝追求嫦娥的神话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描述这一主题的著名作品有:吴道子的工笔画炎帝和嫦娥,敦煌洞窟的雕塑炎帝和嫦娥,唐伯虎的仕女画炎帝和嫦娥,等等。汤显祖根据该神话创作过昆曲《嫦娥》。
--
FROM 5.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