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被推荐看了会绍宋
你喜欢看书动不动: 你要知道, blablabla吗。。。
写东西也嘴里这么多零碎。。。
至于知识转换, 网络小说是娱乐解闷的, 我从没想过从这里获得啥知识。。。大概你从其他渠道学不下去, 只能通过网络小说学知识吧。。
还是那句话, 哪怕你翻着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写, 这也是小说, 基本的小说写作行文能力是要有的。 只靠信息量? 我受不了, 我不是奔着从小说获取啥信息量的。 你听音乐大概也觉得音乐不好听不要紧, 信息量大就行了。。。
【 在 dar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见鬼了,绍宋文笔差吗?
: 楼主一是带着成见,二是喝惯了奶茶,三是可能知识转化率比较差,类似课堂上听不进去自然昏昏欲睡看书走神出戏
: 绍宋作者是真一边翻看史书的,很多人物确实我们并不熟悉,小说中文字,主要看信息量,是否有必要。绍宋这类作者有追求的小说文字信息基本不怎么灌水,都是跟剧情推动有关系的。
: ...................
--
FROM 50.47.138.*
网小这几年看得很少。其实板上很多人常叫书荒,实际上资本加持下,书肯定是越来越多,只是大家年岁大了阅历多了,口味越来越挑剔。
好的小说还是少。我们的时间宝贵。想看的东西多。
这个版上讨论,类似于书评。还是建议多回归本身。
我论猫腻烽火,跟你谈绍宋,其实都有个原罪,看的篇幅太少,本来发言权是不太大的。
其他渠道什么的,要不咱互相晒晒今年看书的书单吧?
【 在 Brightblade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喜欢看书动不动: 你要知道, blablabla吗。。。
: 写东西也嘴里这么多零碎。。。
: 至于知识转换, 网络小说是娱乐解闷的, 我从没想过从这里获得啥知识。。。大概你从其他渠道学不下去, 只能通过网络小说学知识吧。。
: ...................
--
FROM 218.104.143.*
我先晒个去年发过的吧,省得说我现编
发信人: darkon (骷髅大公), 信区: Reader
标 题: 2020年度书单盘点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Dec 29 11:00:46 2020), 站内 [累计积分奖励: 200/0]
2020年终盘点:
年初加入了安迪斯安总建的读书打卡群,禁止聊天,只许打卡立flag和读完拔旗发感想。
虽然基于人不能长久的装逼定律,半年后大家发言频率已经很低了,但让懒散的我借着每次读完思维还在晃荡的时候,随手记录点感想,作为新形式的到此一游(不爱旅游所以选择爬书山学海,不花钱)。
今年虽然爬的字数比去年多些,但感觉好像已经进入边际效应递减,人好像没有变得更聪明,还有为自己编织信息茧房的担心。
想起那些一年刷一两百本书的大佬又觉得任重道远…
看完特朗普自传的时候预言连任,现在翻出来自己打脸
(为有道云笔记编辑添加方便,选择用倒序)
39.马伯庸《殷商玛雅征服史》
贫
38.余秋雨《中国文脉》
思考题:中国的文化、文学,无可否认溶于每人的血液里、思想里,那哪些让我们变得强大?又是哪些让我们变弱了?我们在寻找古老的文化认同时如何实现自我认同。既然中国强大的一部分来自于海一般的包容性,儒释道可以共存,北方的豪迈与南方的温婉可以共存,大漠孤烟直、风吹草低现牛羊和碧海潮生可以共存,文化疆域的广阔对我们自我人格塑造可以有哪些正面影响。几千年的沉淀下来,人们之间更为相互认同了吗,现在技术上我们不是可以实现天下大同了吗?阻碍是什么?从乡村来到城市钢房的我们,传统的人际架构崩塌后,我们是如何与邻人相处的。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应该是理想吗?
37.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
价值投资是正确的,但它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世界。投资中犯的错误归结一点:买入的时机错了。
做一个风险厌恶者,能不冒险绝不冒险。看别人是怎么死的。
思考正确的结论真的很难,因为有时候“正确的结论”看起来是那么邪恶,即便在最深处闪闪发光。——想起管仲跟齐桓公讲的,收税这种事,不要太明显为好,最好是不知不觉中收走了。盐谁家都要吃,矿山国管有意见的人比较少(弄死几个就行了),管好这俩就行。所以道德高尚的鲍叔牙很清楚虽然管仲人品不太好但他能帮齐桓公成就霸业。
36.克苏鲁神话I (美)H.P.洛夫克拉夫特
最近几年克苏鲁的名号越来越响,确实在西方影响深远,但毕竟文化异质,就像西方的恐怖电影总使我们感到血腥恶心?,而东方的恐怖电影才真正吓人。本书因为时间太久远,有些理论已经过时比如以太理论(特别是拿深海里的一些巨大的章鱼螃蟹来吓一个搞海洋的人?),所以看起来一点也不吓人,但开山鼻祖的地位在,后面比如力压《三体》拿到雨果奖的《遗落的南境》,文笔就很牛了。今年看了一部电影“迷雾”,也是克苏鲁风格,里面那些巨大恐怖不可思议的怪物是怎么来的,不解释,主要是描绘人类面对恐惧时会发生什么。其实跟鬼故事蛮像的,想起自己以前编过一个厦大芙蓉隧道的故事,隔天实验室一师妹看到这贴突然大骂太变态了,估计有点吓到,因为那时她们一波女研究生每天晚上做完实验还要穿过隧道回学生公寓。
35.瑞达里欧《原则》(在读)
如同基辛格,瑞达里欧跟中国有很深的渊源,是个中国通,桥水优异的成绩,跟投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有很大的关系。这本书很多大佬推荐,也很值得思索,所以看得很慢,看一会得想一会儿。书名原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每个人自己的道,强调自我思考,遇事分析,你想要什么?事实是什么?如何行动?这种思维方式跟近年思考学习做事过程得到的经验高度契合,明确目标,才不会彷徨无助。看清事实,才不会自我蒙蔽,自欺欺人,随时掉进坑里。分析把握事务发展规矩,想好如何行动,才能掌控事情的走向,实现目标。每一步都必不可少,对于自己和家庭都举足轻重,但说穿了又只是这么简单,也就是所谓的举重若轻。慢慢消化常翻常新吧。
34.熊逸《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熊逸依然是从大舜包庇逃父、汤武革命和周公讲起,一直到宋明理学各位大师,左右互搏,演绎了儒家文化中几个争论千年的案例,推导出一个个道德悖论,对我们理解今日中国很多现象,依然很有参考意义。
33.北野武自述《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北野武印象里主要还是日本黑道暴力电影的代表比如杀手阿一、大逃杀。看了才知道原来是电视综艺大佬出身,基本上小时候看的很多台综都是学他的,以前只知道志村健,但胡瓜吴宗宪等人身上的味道明显更有北野武的影子,小时几乎每周必追的胡瓜《百战百胜》,直接翻版北野武的《百战百胜王》,就是现在地方台还在玩的水上闯关节目。他携弟子形成的综艺军团,胡瓜和吴宗宪也都学了,吴宗宪还因此带出一个周杰伦。这种军团现象,对早年台综不熟的,可比照一下国内赵本山,还有现在大行其道的德云社。这些只是让我感到亲切。但电视大佬影响力,也就对日本观众意义比较大。而北野武这三个字响彻国际,靠的还是电影。黑泽明之后,日本电影影响力最大的就他了(虽然我更喜欢是枝裕和),俄罗斯人特别喜欢他,把他称为日本的普京,因为战斗民族表面上就是喜欢死硬派,而内心却极度浪漫。他也提到日本人的一个特性,就是特别关注转瞬即逝的美。书最后的部分用蛮大篇幅表达了他的政治观点和人文关怀,依旧是死硬派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他承认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二战中对朝韩的伤害,要求日本道歉,但同时也对邻国的仇恨教育表示担忧。在气候问题上,会让柴静之流汗颜,他抨击西方国家和日本,光讲中国污染问题,而对相关产业转移到中国的现实只字不提。还转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话,称赞中国为植树造林做出的伟大贡献。不过对北野武感兴趣的话还是去看他的电影吧,这本书不看也不是什么损失,说白了,娱乐名人的自传,营养有限,不需要看太多。
32.打卡:读完《偷影子的人》,笔记如下:偷别人影子的人,却每每被人偷走了心。本以为我已经不需要看小说了。去年的岛上书店,今年的这本,都给人温柔而深深的感动。推荐
31.再次捡起《美的历程》,这次真的折服了,十年前、二十年前都没看懂,这本书不光是讲美,而是对整个中国文化有极深刻的体认。转一段书评:李泽厚从“美”的角度串联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以“美”为线索挖掘中华民族的本源、根基,又以“美”为倚仗,力证华夏文明在文化动乱后、在精神荒漠中的一线生机。
30.打卡阅读:吴晓波的《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个人传记难免有美化传记主角的嫌疑,这在阅读中我们自己心里要有数。每天午休时间看一点点,进度较慢。总体几点感想: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了哪些路,现在到底又是个什么样子,这是我一直以来比较感兴趣的。本书的优点在于不光描写吴敬琏的简历与流水记账,而是通过吴敬琏的经历为主线,描述了顾准、孙冶方、薛暮桥等老一辈经济学人的苦闷探寻,包括顾准悲壮感人的一生。2.我们知道,突破体制,从计划走向市场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过程中,在抛掉苏联模式后,首先学习的对象是东欧的市场社会主义,从兰格和哈耶克的“社会主义论战”,到兰格理论传人布鲁斯访华,再到后面巴山轮会议与国际前沿专家会诊中国经济制度的时候,中国经济学家们的改革思路已经完全超越了东欧同行。兰格与哈耶克之争,一直延续到现在,如果把他1936年的理论思想+上如今的计算数字模拟能力,甚至以后的人工智能,与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经济,说不定还有得一拼。兰格至死都认为,用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应当是和市场配置具有相同效率。——这是我们讲制度自信的一个来源,因为我们的制度,不是脱离实践的空谈,不是哪一位领导的拍脑袋,而是深刻结合改革探索与中国实践,同时有意识地规避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
打卡看完《吴敬琏传》,越看到后面越难懂也越值得关注,难懂是因为还没完全应验,值得关注是因为正在发生。吴敬琏最后仍在关注的是呼唤法制的市场经济,抨击权力寻租,担忧既得利益集团挑动利用民粹一起阻碍进一步的改革。看完留下更多的是问号,比如为什么改革开放40人,厉、林入选而他没有,他是不是真的像吴晓波写的,跟一些企业没有不正当的往来。被围攻的时候,被提醒小心说话会得罪人的时候,他说,我年纪这么大了,不说白不说。那以后,还有人说吗?阖卷长叹,不知明天猪肉会不会便宜点。带着疑问准备打开下一本《厉以宁》。
29.《厉以宁》陆昊
在读,结合最近大火的知乎作者上海交大博士时间规划局那篇“读博士到底有什么用”,感受到所谓时代弄潮儿,都是年轻时凭着一腔热血跟着时代的浪潮冲浪,机缘巧合下,加上超绝的头脑与努力,一步一步站上潮头,最后坚定地站成民族的脊梁。不易,共勉!
28.丹尼尔利伯曼《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
疫情开始后间断阅读,科普推荐读物在《裸猿三部曲》《自私的基因》《枪炮、钢铁与细菌》《人类简史》之后,又可以加上这本了,我们本质上仍是猿,人类文明相对于地质年代相对于人体的进化发展实在太快了,这本书探讨了由此产生的许多失配性疾病,其中也包括传染性疾病,对系统增加我们的认知,很有帮助。预防失配性疾病依然是六字真言:“迈开腿、管住嘴”。
27.李国文《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
作为上山下乡过来的那一代人,文中难免藏了很多怨怼。中国古代文人各种死,虽然不乏轰轰烈烈的,但很多其实是自己作。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死得重于泰山,比如王伟烈士。李敖多牛的人啊,自称前500年后500年唯有一个李敖,但放到历史中来看,每一代能留下的名字只有区区几人几十人,李敖能排得上么?好像够呛。李敖都够呛,那估计我们的死大概率难免是要轻于鸿毛的。既然死得这么轻飘飘,那就不要自己作死,看这本书有助于远离作死。作者有句话,文人一旦有了官场病,那就没治了。
26.《常识》托马斯·潘恩
托马斯潘恩的《常识》,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常识是英国作为一个不在美洲本土的统治政权,不会真正维护北美利益,所以美国必须独立,我的感想是带路党都歇歇吧,你们美D自己都这么说了。
25.《人间词话》《人间词》王国维
王国维自己的词写得还是不错的,估计他也比较自得,才敢出来点评。
24.罗胖《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2015年的旧书,今天当新书看。简单的逻辑,500年来世界霸主,葡西荷百万人口,大英千万人口,美苏亿级人口,后来者人口每每高上一数量级,因为在技术代差被时间补上后,规模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23.陈磊《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半小时漫画世界史》
22.八国联军能不能先把放在你们博物馆里面的那些中国文物还回来。最近看了茨威格的大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开篇三观就很有问题,把败类杀人狂巴尔沃亚当做英雄膜拜,当然他的带路给西方带来了无尽的财富,但代价是毁掉了新大陆的原有文明,新大陆是主对基督徒的恩赐,那印第安人,印加帝国的人是啥?行走的肉么?所以西方文明本质上是强盗文明。我知道抬杠历史没啥意义,这类草莽英雄在好莱坞电影里仍大行其道大家也很爱看,但多少说明一些问题。
21.打卡 罗杰泽拉兹尼《光明王》
悉达多为人类盗火之后,世界会更好么?显然他并不知道。而罗刹早看穿了一切,无视时间尺度的话,诸神与人类的终局都是毁灭。但没有这一切,世界又是多么无聊啊
20.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一本披着科幻外皮的巨著,里面大量引用英国早故诗人济慈的诗句。七个人去朝圣,最好的结局也是六死一生,无异于自杀,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克服万难前往呢?看完六个故事,你会发现,他们确实都必须去,每个人背负的事情,都比生命重要。
19.海伯利安的陨落
18.费孝通《乡土中国》(在读)
17.亚当斯密《国富论》
国富论了解一下还是挺好的,但毕竟太早了,啃完全书还是挺费劲的,可以有个大致了解,回头还是看看曼昆《经济学原理》这种比较深入浅出的著作吧。
1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公式好多,表示完全看不懂。
15.旧制度与大革命
难啃,太早了,很多名词还没被发明出来,所以讲话很绕,还不时讲一下神学,看得很痛苦。
14.13次时空穿梭之旅
英国皇家科学院跨越几百年的13次科学讲座。
13.如何获得诺贝尔奖
屠呦呦出镜,不知道是不是专门为中文版特意加的。
12.罗振宇《时间的朋友》
从2015到2018都认真看完了,文字版。早年还是有听过一段时间逻辑思维的,但听多了以后,发现日学一新词的速度真的有点吃不消。罗胖讲还是挺能讲的,有些也很上道,比如说他推荐熊逸,因为熊逸的作品我看得比较多,但是同时也看明白了,主要还是知识的搬运工。梁文道也掉书袋,但思考深度和作品对象都要深刻得多。就是知识变现这事难度有点大,因为这个时代,你吹过的牛,站过的台,都被互联网记录下来了,以前算命的能活下来,靠的就是信息差,生男孩不灵包退,是因为退的那些人不吱声。罗胖赞美过的乐视、暴风、锤子,最后都黄了。这不好说都是他的错。这种事有的时候如果没人管运气好兴许还真成了。再一个,咱习惯了天天上知乎刷公众号都不要钱。不过我相信以他的造词(搬运)能力,投资人一不小心就被忽悠瘸了,融个资上个市估计没啥问题。问题跟另一个罗胖一样,书呆子经商,运作管理一个企业还要盈利,这就不好说了。
11.方兴东《阿里巴巴正传》
厉害的人就厉害在吹过的牛逼最后都实现了,任正非如此,马云也是如此。
10.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在读)
9.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在读)
俄罗斯人讲彼得大帝时代:“官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忽视现实,专讲形式。在政府下级机关可以解决的问题,而又不需要详细规定的事,却要提交上级机关以延长时日。很小的一个问题,故意咬文嚼字终久得不到最后解决。机关虽多,办事迟缓。”
官僚政治是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社会之过渡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还知道:某一个国家的传统封建关系愈强固,它的自由经济发展愈困难,它在此过渡阶段的官僚主义政治,就愈加要混合着专制主义、封建主义,而表现得更持续、更露骨。
当作一种社会体制看的官僚政治在美国的不易出现,却有他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市民的民主政治在美国比较能实行得彻底。即“资产阶级长期的统治,现在只有像在美国这种国家才有可能,因为美国本来就没有封建制度存在,而社会开始就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的基础之上”——然而却被当做普世价值来推广,好像哪里都能套,阿拉伯之春打脸。
美国如其一步一步走上国家资本主义或独占资本垄断之路,它的政治将不可避免的要极权化、官僚主义化。
8.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在读)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里最经常讲两句话,“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是钉子”,“如果我知道我是怎么死的,那我死都不去那里”——意思是明知会错的事情打死都不能做
7.从20万到30亿——特朗普自传
有些其实是很简单的谈判技巧,但他运用得特别得心应手,作为商人很成功,不难学,但这人厉害在对人性和客观规律看得非常清楚。从自传里也可以看出来,特朗普为了赢是没有什么底线的,而且他从80年代就知道怎么把媒体和大众玩弄于股掌之中,连任基本没啥悬念啦。疫情没管控好,四处起火,没关系,选民们会选择性遗忘的。
6.篮子里的人民币
5.哈佛经济课/哈佛财商课/哈佛投资课
八卦加鸡汤,价值不大不推荐
4.曼昆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在读,北大教科书,估计得看好几年。
目前只看了微观部分开篇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够消化好一阵子了。
3.王跃文《国画》
老牌的所谓官场小说,包括《二号首长》《驻京办主任》之类给我的观感都差不多,有一种上个时代的腐朽气息,好像上位者都是一群心理有点扭曲的人,也许只是为了迎合某种想象和低级趣味吧。女性和感情戏部分更是恶心透顶。我看书口味也不怎么正经,但这些书翻几页就恶心得不行,以后都不会再尝试了。
2.《晓松奇谈》情怀卷+美国卷等等
实话说现在看他讲的这些八卦感觉学不到太多东西,还有三观不正夹带私货嫌疑,大学生可能还可以看看,我们这年纪好像没啥看的必要。
1.芝加哥1990(追更)
2019年读书清单
1、威廉·拜纳姆《耶鲁极简科学史》
2、熊逸《孟子趣说》
3、袁灿兴《军机处二百年》
4、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
5、骆永明《诗里特别有禅》
6、马伯庸《末日焚书》/《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7、玛利娅·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8、卢梭《爱弥儿》《社会契约论》
9、茂木诚《撼动世界史的思想家格斗:从苏格拉底到尼采》
10、齐橙《大国重工》
11、《绿山墙的安妮》
12、杨绛《我们仨》
13、cuslaa《宰执天下》
14、黄章晋《来到地球的第一天》
15、老子《道德经》/
16、三浦紫苑 《假如岁月足够长》
17、 荒木真理子《10秒沟通》
18、 漫画《镖人》
19、ONE PUNCH MAN
20、赌博默示录
21、赌博破戒录
22.史蒂文·约翰逊《伟大创意的诞生:创新自然史》
23.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24.詹姆斯·费尔格里夫《地理与世界霸权》
25.托马斯·塞缪尔·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26.特劳特《定位》
27.李开复 汪华 傅盛《创业就是要细分垄断》
28.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29.《墨子》
30.马克·马佐尔《巴尔干五百年:从拜占庭帝国灭亡到21世纪》
31.孙力科《华为传》
32.王晓磊《卑鄙的圣人:曹操传》5
33.斯宾塞《快乐教育》
34.银魂
35.约翰·赫斯特(澳)《极简欧洲史》
未完: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大全球突破性技术》(2013-2017)
刘晓枫《拯救与逍遥》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
三联周刊《美食美酒美中国》
帕拉格·康纳《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的:梁漱溟国命四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
林肯·佩恩《海洋与文明》
村上春树《1Q84》
2018年读书清单
1、基辛格《论中国》
2、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
3、二月河《康熙大帝》《雍正皇帝》
4、苏缨《唐诗的唯美主义》《大宋词人往事:浅斟低唱里的风雅与忧伤》《人间词话讲评》《一生最爱纳兰词》《纳兰词典评》
5、傅佩荣《人生与哲学》
6、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7、杨益《不可不知的非洲史》
8、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未来简史》《今日简史》
9、琢磨先生《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
10、在读 胡适《四十自述》
11、在读 徐焰少将《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写给新一代人看的军史》
12、掩卷《挑灯看南朝》
13、杰夫·范德米尔(美)《遗落的南境1:湮灭》
14、东野圭吾《秘密》
15、王东《别跟我说你懂日本》
16、安晓良《八卦心理学》
17、森·黑兹利 / [英] 乔尔·莫里斯 《可怕的中年》
18、荐:在读《<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大全球突破性技术》(2013-2017)
19、在读 梁仲明《领导学通论:理论与实践》
20、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
21、在读 勒庞《乌合之众》
【 在 Brightblade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喜欢看书动不动: 你要知道, blablabla吗。。。
: 写东西也嘴里这么多零碎。。。
: 至于知识转换, 网络小说是娱乐解闷的, 我从没想过从这里获得啥知识。。。大概你从其他渠道学不下去, 只能通过网络小说学知识吧。。
: ...................
--
FROM 218.104.143.*
最近两年都没看了, 就上个月开始看了个大道朝天, 不怎么好看, 靠间客的情怀给坚持下来了。
偶尔回过去重听几段黑道风云二十年的有声书, 那玩意胜在随便从中间哪里开始听都不违和。。
【 在 dar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小这几年看得很少。其实板上很多人常叫书荒,实际上资本加持下,书肯定是越来越多,只是大家年岁大了阅历多了,口味越来越挑剔。
: 好的小说还是少。我们的时间宝贵。想看的东西多。
: 这个版上讨论,类似于书评。还是建议多回归本身。
: ...................
--
FROM 50.47.138.*
你厉害。。。这要花多少时间。。q
【 在 dar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先晒个去年发过的吧,省得说我现编
: 发信人: darkon (骷髅大公), 信区: Reader
: 标 题: 2020年度书单盘点
: ...................
--
FROM 50.47.138.*
把绍宋那大段大段的对白拎出来,你能分辨出是谁说的么
【 在 dar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见鬼了,绍宋文笔差吗?
:
: 楼主一是带着成见,二是喝惯了奶茶,三是可能知识转化率比较差,类似课堂上听不进去自然昏昏欲睡看书走神出戏
:
: 绍宋作者是真一边翻看史书的,很多人物确实我们并不熟悉,小说中文字,主要看信息量,是否有必要。绍宋这类作者有追求的小说文字信息基本不怎么灌水,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YA-AL00」
--
FROM 223.104.148.*
拎一段瞅瞅
【 在 pcal (pc)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绍宋那大段大段的对白拎出来,你能分辨出是谁说的么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YA-AL00」
--
FROM 159.226.43.*
你选错书了
换一本,看的开心还不用花时间上网说不好看
【 在 Brightblade9 (Brightbl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两年都没看了, 就上个月开始看了个大道朝天, 不怎么好看, 靠间客的情怀给坚持下来了。
: 偶尔回过去重听几段黑道风云二十年的有声书, 那玩意胜在随便从中间哪里开始听都不违和。。
--
FROM 159.226.43.*
看不下去,试了两回
--
FROM 182.48.115.*
都是宋穿,有小白文也有粮草。
【 在 Carlito (黑白两界)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本会好一点?
: 【 在 Nasta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要么你再看看《苏厨》 《革宋》《与宋同行》《北宋小厨师》《大宋的智慧》?
: :
--
FROM 221.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