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地不是中医粉,也不是中医黑,
非要归类的话,是试图在中医进博物馆前
挖掘中医理论残留价值的派。
举个例子:本地看“西医”一定杜绝“西医打着中医幌子”开的中成药。 只要能治病,本地毫不在意是中医还是西医。
一,先区分不同概念。
首先,中医的方子,或者中药,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实验效果,结合 中医理论来的。
一种是纯实验看效果得来的,跟“西医”的青霉素,苯胺等等类似。
后一种方式,与时俱进发展下去就是“西医”的路子。
其次,中医的骨科,中医外科 如果与时俱进 发展下去 也是 “西医”外科的路子。
二,中医理论是人体医学的一个流派。
在低科技年代,古人折腾出来的模型。
打个比方,类似地心说发展出的托米热(还是托热米)模型。问题多多,但在开普勒定律前,还是有用的。
也就是说虽然问题多多,但只要中医理论,还能发挥余热治病,就还有价值。
有人说,几百年千年前的东西来治病很搞笑。
几何原理也千年了。牛顿力学也近400年了。
开普勒定律之前,地心说不也用了千年。
运用中医理论治病,跟其他方式治病 不矛盾,可以并存。
书中的提法,就是中西医配合治疗。
三,中医理论 那套 能不能 双盲法
本地的观点是可以。不过这个双盲法,要根据 “辨证”来双忙,而不是根据“症”。
比如新冠病毒的患者,
假设按照中医那套辨证为甲,乙,丙三种。
甲证,用一个方。乙证,用一个方。丙证,用一个方。
搞双盲,应该是甲乙,分别一个双盲。也就是三个双盲。
而不是说,不辩证,直接把新冠病毒患者归一个类,做一个双盲。
四,中医理论,能不能和其他医学融合?
本地观点:应该可以。只不过得有人去做。不过我估计是没多少人多少资源去做了。
五,有人嘲笑说,小说看看消遣而已。
实际上,本地看《芝加哥1990》学习到了积分理论,带货理论,等等。
网友看明穿小说,也在讨论枪兵方阵vs骑兵。
六,林子大了,什么人都有。
高知社区,口吐恶言的数不胜数。
有啥仇啥恨,要对素不相识的网友破口大骂?
--
FROM 120.8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