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抱歉,误解了你的意思,不过我确实没有看出来绍宋里对组织建设的强调。
: 原学没有超脱宰执天下里韩冈改造气学的窠臼,而赵玖对于北伐的统一思想,是用民族主义对抗封建伦理。不过也许是我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忽视了作者的微言大义,这里不知道能不能请到@liudanpashui来说明一下
: 赤色黎明的优点如你所述,不过我看的是小说不是党史,中国革命的答案无需通过一部小说来阐释,而传播价值上考量流行性更为重要,这一点是赤色黎明的不足,如果绯红之月能补足战争场面的短板,又或者是放大历史背景下各色人物的塑造,那会更有影响力一些。比如潜伏之赤途,抛开所载之道,显然在吸引粉丝上更胜一筹。
: ...................
我个人的感觉,每个年代都有当时网络小说的巅峰,比如窃明,毫无疑问是当年的巅峰了。但窃明的价值也仅仅是对当年主流认知的颠覆罢了。这也是窃明对我的唯一价值。从小读鹿鼎记长大的,心里对阉党,对东林党,对袁崇焕,对毛文龙,对关宁铁骑等等的认知早就成型了。因此,窃明的成功仅仅是对上述的颠覆性重新认知造成的。
所以,窃明的价值仅仅如此,当然是对我来说。
其他的穿越到封建社会的历史小说,都没有脱离开金手指的俗套,这个套路在一开始的时候很吸引人,窃明也不例外。这种俗套到最后的突破就是绍宋。
归根结底一句话:随着自己认识水平的提高,能看的小说也越来要求越高。以前看的津津有味的小说,没有几个能够重新看的,也包括窃明。
唯一能够重新读的只有赤色黎明了。
--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