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或主动或被动在搞财政紧缩
崇祯元年搞定饷,裁定东江兵员2.8万,兵饷是每人月0.7两左右,总量24万(还要扣除以前多领的)
关宁的兵饷是每人月1.4两左右,总量应该在东江10倍以上
崇祯二年袁崇焕把东江的兵饷从登莱改为宁远,奏疏中认为东江的兵饷应为47万
那袁崇焕给毛文龙定罪的“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有半,侵盗军粮”是不是在扯淡?
还有,袁崇焕给毛定的罪名,“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后来自己也被搞了个“以市米则资盗”。
还有还有,“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对比一下,“纵敌长驱、顿兵不战”
所以,冤不冤看对比,对于袁崇焕只能说,报应啊
【 在 from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要认知这事儿,先要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
: 崇祯上台之后,明朝就是在搞财政收缩,
: 这个背景对海外土皇帝毛文龙是如此,对新上任的蓟辽总督袁崇焕也是如此
: ...................
--
FROM 120.24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