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个总结,万一有人看帖还能节约一下看帖人的时间:
1. 水路理论走顶不走地,不过也要辩证的看,有些短小精悍的地方我觉得走一点地也可以接受。当然这个只是我的理论,或者至少我用在了我家。
2. 这里要赞一下ajun,给你出主意做方案时能够从你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你建议,而不像有些施工队完全从挣钱的角度考虑。
3. 我最后决定做一个吃螃蟹的人,厨房不吊顶了
看过上篇地面找平日记的人应该知道,我们家无时无刻都在为地面高度问题而纠结努力。客厅吊顶,No;地面水泥砂浆找平,No;好看的吊灯,No。
客厅和卧室这样可以解决,但是厨房卫生间就没辙了,总不能不吊顶不贴砖吧。厨房吊顶加地砖,15cm高度没了。卫生间因为那些顽固的下水,高度估计会减少30-40cm。
那天ajun去我们家,看了看情况,说如果我们担心层高,厨房可以不做吊顶。
当时我俩着实很吃惊:厨房还能不做吊顶?虽然我们一直为层高困扰,但厨房不吊顶确实是我想都没想过的,油烟怎么办? ajun看出了我们的惊讶和疑惑,大概解释了一下不做吊顶的好处:
1.不影响厨房的层高
铝扣板吊顶大概要占5-10cm的高度空间,不做的话厨房的高度就没有影响。
2.省掉了铝扣板的材料和安装费
我们家厨房大概8平,铝扣板吊顶大概花费800元,不吊顶后墙顶即使改用厨房专用的防潮防油的墙漆,用不了多少钱。
3.省掉部分水路改造钱
如果不吊顶的话,水管也相应的要由走顶改成走地,这样厨房的水路能省一些。
当然,不吊顶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1. 脏了不好擦洗
这个理由有些牵强,至少我们家厨房的铝扣板用了两年多,我是一次也没擦过。如果确实要擦的话,面漆不是承诺几万次的擦洗么,到时候正好可以验证一下。
2. 厨房的水路需要走地
现在大家被灌输的观念就是水路一定走顶不走地,走地如果以后出问题一是不易发现,二是发现后要刨瓷砖很麻烦。这个说法我比较赞同。卫生间因为必然要吊顶,所以水路肯定要走顶,厨房呢,其实很多的方式可以包住管子,不一定非要通过吊顶。
3. 水路米数减少
这个应该说是业主的利好,施工队的利害。很多施工队强烈建议走顶不走低,有些是为安全考虑,有些也是利益关系。有些很短的小的水路,我是感觉没必要从顶子这么绕一圈的。比如我家水路入口和燃气炉很近,且离地都很近。走地大概一米,可走顶呢就要先从地到顶,然后顶上走这么一米,然后再从顶到地下来,多走了至少四米。
其实这么一反一正的比较,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不过事后还是坚持做了做功课,发现老妈QL也是不吊顶的支持者,不吊顶阵营里有ajun和老妈QL两个就足以让我坚定主意。我决定要吃螃蟹了(虽然不是第一个),过个三年五年和大家汇报一下实际的效果,到底墙面到底变成什么模样了,起皮问题有没有发生,漆的耐擦洗性能到底好不好。
--
FROM 114.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