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暖气几乎也是装修的必修课程,上次装修的时候因为交房时原配的森德暖气,所以就没有研究,这次装老房子,暖气都要换,只好重新补课喽。
我觉得挑暖气主要是比较以下7个方面:
1. 品牌
品牌不一定能说明一切,但品牌往往能给人一个大概的印象。就像同是微型车,奔驰smart、奇瑞QQ和天津大发之间却有近乎天壤的差别,就算不去比较任何技术参数,单看品牌就能说明问题。暖气的品牌也不少,随便去哪家大一点的建材城都能看个遍。对于品牌,一看来头,比如是进口的还是合资的还是国产的,厂家规模如何;二看年头,暖气这东西不出问题则以,出问题通常就是大问题,所以能长年做下来的厂家,应该是有自己的一套;三看口碑,这就要借助谷歌(怪怪的中文名)和焦点狂搜了。
多年前森德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我家就用过,那时候他们的防腐技术没有针对中国的水质做调整,导致最开始那批暖气全都用不一两年就漏水,结果厂家主动找上门来给我们退了全款,暖气虽然没拆走,但是建议我们尽快更换。当时我家的暖气还没出问题,后来又过了一年才开始漏水的。虽然那批暖气出了问题,但是厂家的态度让我非常满意,直到现在我对森德也很是信任,不过信任规信任,价格还是有点高哈~
2. 材质
最早的暖气是铸铁暖气,到了八九十年代开始流行钢片暖气,这两种暖气都没啥美观可言,表面都是刷银粉,完全是出于功能性考虑的。现在的新式暖气主要有低碳钢、不锈钢、铜铝复合、钢铝复合四种。根据存在即合理原则,这几种材质的暖气都没有什么根本上的缺陷,否则也不可能至今仍在一个市场上杀得难解难分。至于有些销售所说的“集中供暖压力大,要用钢的;分户供暖才能用铜铝”之类的说法,我以为也不可全信,虽然通常钢质暖气的工作压力参数是高一些,但几种暖气的工作压力都复合集中供暖的压力标准。
但是这几种材质的暖气也并非没有区别,比如铜和铝的导热系数高,但强度低;钢的强度高,但导热一般,且不耐腐蚀。但是这些问题都随着技术的革新不断被解决,比如强度低的可以使用合金、使用复合材料,不耐腐蚀的可以加上防腐涂层,这些从技术角度都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做得好与不好还是有区别的。同样是带防腐土层的低碳钢暖气,大厂家的正规产品和小厂的伪劣产品就存在巨大差异。所以选暖气时,材质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3. 工艺
暖气虽然不算什么复杂的设备,但是选料、焊接、防腐、上漆等各个环节的工艺对于我们这些业余人士来说也是隔行如隔山。根据我的经验,在选暖气的时候能够用我们业余的双眼、业余的双手发现问题的地方有3个:
(1) 漆面
漆面主要是看是否均匀、有没有小气泡或鼓包,虽然我还没见过一点瑕疵也没有的暖气漆面,但是瑕疵的多少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2) 管壁厚度
卖暖气的通常会备有一段切开的暖气,即使不用卡尺,只用肉眼也能看出薄厚的区别,虽然不是说越厚就一定越好,但是不厚道的厂家肯定不舍得多用料。
(3) 管壁光滑程度
通常销售会让你看管道里面的涂层,但凭我们一双肉眼又能看出些什么呢?不如伸手指头进取摸摸,做出光滑的管道肯定比做粗糙的管道要多下功夫,虽然不一定粗糙就会出问题,但是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总不是坏事。
4. 外观
虽说我一向主张功能第一,美观第二。但是因为不同材质、不同款式的暖气外观差异很大,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不妨先确定一款或几款喜欢的外观,再在这个范围内考察其他几个方面。除了特殊的几个款式之外,几乎每款外观的暖气基本上都能找到好的和次的。
5. 价格
价格自然是很敏感的一侧参数,暖气的价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暖气本身的价格,二是暖气安装的价格,这两方面要统筹考虑才行。一般来说销售会根据我们提供的房间面积和阴阳朝向等情况给我们一份报价,但是如果直接拿每家销售人员这样做出的报价来对比是不太科学的。因为销售人员在计算的时候有一个灵活掌握的尺度,每个销售的尺度不同,报价就会有出入。
这个尺度主要包括个方面,综合起来看,灵活度是相当大的:
(1) 每款暖气都有一个适用面积区间,比如一片暖气可以带2.5~2.8平米,但在计算时是按2.5算,还是按2.8算,或是在中间取个数,就全由销售掌握了。
(2) 根据每个房间的阴阳面、冷墙(外墙)多少、门窗数量等情况销售还可以给你灵活地乘个系数,比如阴面、冷墙多、门窗多的房间,有的销售可能会多打出20%的富裕,有的可能会多打出50%。
(3) 同一款暖气,一般都有1.8米、1.5米、1.2米、0.6米、0.3米等若干高度可供选择。有一个规律,同款暖气,带相同的面积,越高的暖气越便宜。对于同一个房间,A家销售可能是给你按1.8米暖气算得,B家销售可能是按0.6米暖气算的,这个差价往往可能翻倍。
我在比较暖气价格的时候是采用单方成本来比的。比如A款暖气,1800高的单片散热面积是2.5-2.8平米,售价100元/片,那么按散热面积下限计算,使用这种暖气每带1平米空间,需要花费100/2.5=40元;B款暖气,1800高的单片散热面积是2.0-2.2平米,售价是88元/片,使用这种暖气每带1平米空间,需要花费88/2=44元。一目了然,A款暖气要便宜一些。用这种方法横向比较每款暖气的价格很方便,不用告诉销售你家的面积,只要自己做个除法就OK了。虽然因为房间面积和单片面积相除不一定是整数,造成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成本会有一定误差,但这个误差已经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了,不像前面说的让销售灵活掌握那么没谱。
上面的算法只能横向比较各款暖气的价格,如果要做预算的话,还得自己根据自己房间的朝向、冷墙数量、门窗数量、供暖温度等情况取个参数。我家是阴面、冷墙多、门窗多,集中供暖的水也不是很热,所以我是按照标称散热面积下限的200%配备的暖气,如果还是冷我就没辙了…
关于安装价格,各家也有所差异,有的号称免费安装,但只是免工费,材料费却很高,其实就是变相把工费打到材料费里了。另外,拆除旧暖气、暖气移位是否收费、怎么收费最好也问清楚。
最后就是旧暖气回收,我建议最好找附近收废品的人来收,如果不放心的话,不妨多找几家来报价。来我家安装的工人说50块钱收我4组旧暖气,结果我叫来院里收废品的,180元收走了。
6. 安装
暖气的安装也是个挺重要的环节,现在北京市场上好像只有万家乐是厂家自己的安装队伍,其他厂商都是把安装外包的。对于外包的安装队伍,在不同经销商处买暖气,安装的队伍就不同,态度和水平很可能良莠不齐,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扯皮。如果自己找管工来装暖气会很便宜,但是没有专门的打压设备测试,而且一旦出问题很难追究责任。
7. 保修
我看过的暖气,基本上是安装最低保修一年(其实就是一个供暖季),暖气本身最低保5年。但是也有个别厂家保的时间更长。这就像买保险一样,保修时间越长肯定越划算。现在一提起保修时限,很多销售就说“我们的产品根本不会坏,所以不用保那么长时间,XX家是保修时间长,三天两头给你来修你也受不了吧”,不知道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
FROM 202.10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