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经验之谈。其实很多人没有亲身照顾过失能老人,全凭想象。除了老人生理问题五花八门,难以标准化服务,老年人精神状态也是多种多样。不像健全人会尽力配合机器工作,老年人从意识状态到情绪、到知识和能力,都做不到配合,也无法识别故障。而且很多时候老人呼唤照顾就是为了与人接触,获得情感关注,这是机器无法满足的。老人和孩子都是人,并不是饲养场的动物,从生到死机器养殖即可。
与其研究养老智能机器,不如发展家务智能机器。买菜做饭刷碗,分类洗衣,晾晒收纳。拆快递,定期采购肥皂卫生纸。刷马桶擦灶台空调消毒擦玻璃。这些活机器能脱离人自动完成,护工只贴身照顾老人,能便宜许多。
【 在 angelaf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家里有一个已经卧床2年多的老人家属,我想说:护理老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问题,就算抛开什么经济问题。单说机器人的功能方面:比如说,每1、2个小时给一个老人进行翻身,避免褥疮。卧床老人可能因为不同的疾病,有各种卧床姿势的特殊倾向,还有,一般长期卧床老人,身体各关节也比较僵硬,甚至不同肢体的僵硬程度也大不相同。护理机器人如何定位给这个老人从哪个位置,翻到哪个位置好?大概率是需要旁边有一个家里人或者看护人员进行辅助。那么,这个费用本身就需要一个真人护理+机器人的成本。
: 卧床老人的日常护理,还有每天洗脸、清洁口腔,洗脚,擦身,以其中的清洁口腔为例:对机器人而言,依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判断和工作。不同老人的口腔条件天差地别,比如有牙齿掉落的,有假牙的,有往里用纱布+盐水清洁时候,咬住纱布的,有舌头较劲的……,我感觉机器人做这个还是非常有难度的事。你别说这一步又由人完成。我可以把每一项护理工作拆解,说出一些难点,最后发现,最现实的方案,还是人+一些特定功能机器人。虽然我非常期待有功能完整强大的养老机器人,但是从我自己实践看到的,我觉得还是很有难度的。可能5-10年内,还不太容易,也许几年后,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能有突破。
:
: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