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命理学井喷的时代
宋代的经济文化无疑是繁荣的,这一繁荣也体现在命理上,命理学在这一时期终于走向了高峰。无论从理论发展、文献数量、普及程度而言,宋代命理学的发展都远远胜过前朝,其文献内容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明清命理学。
讲两个故事,
范镇在《东斋记事》中记录了宋初四宰相同去相国寺卦摊前算命的事。张士逊自叙曾与寇准、张齐贤、王随三人同往大相国寺一个算命摊位前问命。那时候这四人尚未官居两府。那位术士却惊曰:“一日之内,而有四人宰相。”这不仅让这四人“相顾大笑而退”,而且必也导致市场周围人耻笑。于是前往此卦摊问命的人日渐稀少,逐至此术士穷饿以死。待此四人先后坐到宰相高位时,才意识到此术士术数之精,共欲为之作传,但其人久已离世。
南宋陈鹄在《西塘集耆旧续闻》中记载了郑居中、郑绅二人于相国寺卦摊前一卦万钱看命的故事。此二人一掷万钱在大相国寺一卦摊前求算一命。卦资之高,令人乍舌。可是更让人唏嘘的是,此术士每日只看一命,多则不看。
大相国寺卜算市场发生的离奇故事当然不止这些。今日在《清明上河图》中,就能看到两位术士的身影。一位游走于汴河岸边,衣衫褴褛,似食不果腹的样子;一位衣衫整齐,端坐于卜肆之中,一人入座问卜,旁有数人围观。
宋代术数文化较之前朝传播迅猛,这与当时术数书籍的广泛流通密不可分,而术数书籍的广泛传播又与当时雕版印刷业的兴起有直接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的早期禄命的资料以宋朝的居多。
说起宋朝出版的命理书籍,不得不提一下南宋的集大成者《五行精纪》。清华刘国忠博士于2009年出版了《唐宋时期命理文献初探》,其中介绍自己发现《五行精纪》“完整版”的过程:“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我很荣幸得到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资助,赴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研究所从事一年的访问研究工作。”“在韩国的一个中,由于专业关系,我很注意搜集韩国公私图书馆所保存的中韩两国古代数术文献,其中廖中的《五行精纪》一书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特别是当我意识到廖中的书,将是打开唐宋时期命理文献的一把钥匙时,产生了重新梳理中国命理学发展史的强烈念头。”
《五行精纪》“是南宋朝代算命学的一部集大成作,它引用了当时流行的50多种算命文献,并且具有确切的撰写年代,内容相当重要。我们可以此书为基础,清理算命学说的‘源’(往前追溯)和‘流’(往后延伸),探讨八字算命理论的发展脉络,从而了解唐宋时期八字算命学说的重要成就。”
《五行精纪》这本重要典籍,在明代似乎还保存很完整,没有什么残缺。但后来可能遗失,导致沈孝瞻、任铁樵、徐乐吾等清代以后的命学前辈,很可能没有看到过这本书的“完整版”。
--
修改:W13161859979 FROM 211.167.72.*
FROM 211.1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