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此样写法,避讳也。
第五十二回:
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庚辰双行夹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刚刚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绒毛来。麝月道:“这就很好,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
《石头记》自问世以来,许多人以为这部书是写曹家末世,并把脂批[“寅”此样写法,避讳也。]当做一条证据。果真能作为证据吗?
第十回——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第十四回——至寅正,平儿便请起来梳洗;第六十九回——明日寅时入殓大吉。第二十六回,“寅”字出现在“春宫画”中,作者分明拿“寅”字来调侃。
《石头记》记载的历史和曹家无丝毫关系。曹雪芹只是作者吕方为使她本人与破译作者合二为一所起的名字。(见曹雪芹名字解析)
《释名》曰:“寅,演也。演生物也。”《广雅》曰:“寅,演也。”《玉篇》:“演也,敬也。”
宁公贾演与荣公贾源是同胞兄弟。贾源隐示原创作者吕方,贾演隐示破译作者王杰。贾,隐示《石头记》是记录清朝历史的一部书。(西,为五行金,隐示清朝。贝,指《石头记》。源,源头,来源。演,演化,演说。宁,拆“宇中无一”,隐示王杰和吕方所处时代不同。荣,拆“鹊桥隔断草木人”,隐示吕方预测到破译《石头记》的人是局外人,就在书中设计了太虚幻境,以成就金玉良缘。
贾演为兄,为哥,拆“可相逢”。可,拆“一人出奇”,隐示“杰”。贾源为弟,拆“剃头”,隐示吕方不能透露自己是作者的身份。所以此处的“寅”隐示的是王杰。
避,谐音笔。宝玉过生日时,袭人的花签,是指“桃红又是一年春”上一句“觅得桃园好避秦”。秦,拆“半部春秋”,隐示《石头记》是记录历史的,但只完成了一半。“避”在这里即隐示谐音“笔”。
避讳,即不能直接说,作者用“四下”代替了“寅”字。
四下,隐示的是“五”,拆“与人为伍”。因为吕方写的是一部阴阳两面书,她只是原创作者,还要和破译作者会和才行。
吕方虽然没有透露自己是作者,但她预测了破译《石头记》的人。《石头记》只记录了三件事,一是钮钴禄氏夺子调包事件,二是吕方刺杀雍正事件,三是吕方预测王杰是破译作者。
在这一段中,同样也有预测。
晴雯,谐音“清文”,隐示为《石头记》,是作者吕方的幻身。《石头记》自1754年出版,从晴雯补裘开始,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引号中的字正好是212个字。隐示原创作者吕方与破译作者合二为一,要等到1966年,王杰为1966生人。(1754加212)
雀金裘解析:雀为孔雀,这里指的是孔雀的尾长,隐示《石头记》的结尾要补充完善。金,隐示“余还少一笔记载”。裘,隐示“乞求有人可依”。
--
FROM 182.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