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二线的日子比北京好过太多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道这个数据。
: 我们那时候每年是过半留京,后来跌到40%多留京。
: 你各种查数据,有些数据是属实的,有些 真的劝你实地体验才知道情况
北京的高校,北方人占一半还多,大部分人适应不了南方的气候和饮食,北京距离老家还更近,你得让人家去长三角珠三角,这不是有毛病嘛?长三角珠三角,主要也是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就业,前三个和北京并列的一线城市,又卷房价又高,杭州号称奋斗逼之都。你说武汉好,但武大华科的毕业生大部分又不留武汉,你说长三角和珠三角好,但主要的就业城市,房价一样高,一样卷,工作机会还不如北京。其实你就是想说北京不好,但你自己毕业就离京就业,你在北京的同学,大部分也混的不咋地,我觉得大概率跟专业有关系,你通过这些渠道了解信息,就下了结论,不觉得有点搞笑嘛
--
FROM 114.249.186.*
现在就不好卖。
17 18年的时候备案价38000,21年45000。现在只能卖26000,贝壳实时在售80多套,一个月卖2套。
之前虽然房龄老,但周边更新的房子少,还好卖。现在周围一大堆四代住宅新盘,万达只能继续降价
【 在 yiran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岂不是还有3年就很老,卖不掉了。。。
:
--
FROM 27.17.255.*
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房价看上去高,实际跟北京很不一样,北京是老破房还死贵,城市交通又痛苦。长三珠三这些城市,买一个新房安家,通勤距离不太长的,门槛要低得多。整体社会包容性,开放性,都要好多了。工作机会肯定是比北京多的,看经济规模就知道。我的很多二本毕业的同学,师范的,在北京武汉都找不到工作,但去深圳就当成人才了,到个小学当老师,收入还高。武汉科大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这类大学电子系毕业的,到深圳也都过得不错,努力几年后,一年三四十万,家里两口子挣钱,在深圳很容易就安家了。
我们专业很好,在清华也是前几的热门专业,但是留京的时候考虑户口问题,大多数去央企部委事业单位了,没有说混不好,都不错的,只是和你说的字节腾讯阿里这类互联网就业不一样。后面只有少数同学,不超过10%跳去互联网半导体大厂。到京外就业的,反倒去大厂 创业的多,京外不需要考虑户口问题,京外选调公务员的也不少,到现在还没辞职的,基本都是副处和正处实职。
华科的同类专业就业去向和清华京外就业差不多,大多数去了体制外,没啥人考虑户口问题。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北京的高校,北方人占一半还多,大部分人适应不了南方的气候和饮食,北京距离老家还更近,你得让人家去长三角珠三角,这不是有毛病嘛?长三角珠三角,主要也是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就业,前三个和北京并列的一线城市,又卷房价又高,杭州号称奋斗逼之都。你说武汉好,但武大华科的毕业生大部分又不留武汉,你说长三角和珠三角好,但主要的就业城市,房价一样高,一样卷,工作机会还不如北京。其实你就是想说北京不好,但你自己毕业就离京就业,你在北京的同学,大部分也混的不咋地,我觉得大概率跟专业有关系,你通过这些渠道了解信息,就下了结论,不觉得有点搞笑嘛
--
FROM 27.17.255.*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房价看上去高,实际跟北京很不一样,北京是老破房还死贵,城市交通又痛苦。长三珠三这些城市,买一个新房安家,通勤距离不太长的,门槛要低得多。整体社会包容性,开放性,都要好多了。工作机会肯定是比北京多的,看经济规模就知道。我的很多二本毕业的同学,师范的,在北京武汉都找不到工作,但去深圳就当成人才了,到个小学当老师,收入还高。武汉科大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这类大学电子系毕业的,到深圳也都过得不错,努力几年后,一年三四十万,家里两口子挣钱,在深圳很容易就安家了。
: 我们专业很好,在清华也是前几的热门专业,但是留京的时候考虑户口问题,大多数去央企部委事业单位了,没有说混不好,都不错的,只是和你说的字节腾讯阿里这类互联网就业不一样。后面只有少数同学,不超过10%跳去互联网半导体大厂。到京外就业的,反倒去大厂 创业的多,京外不需要考虑户口问题,京外选调公务员的也不少,到现在还没辞职的,基本都是副处和正处实职。
: 华科的同类专业就业去向和清华京外就业差不多,大多数去了体制外,没啥人考虑户口问题
房价看均价就行了,看看链家上,北京,上海,深圳的均价,在北京只能买得起60平,同样的钱在上海和深圳又能买多少平。北京也有大把四五万的次新,距离西二旗,望京这种产业区地铁也就三十分钟
清华的去部委不是很正常嘛,都知道清华的去部委优势大,但能不能混出来还是看个人,但部委解决子女上学,有很多还会分房,下一代子女在北京就业,机会也多。北方人喜欢去北京去部委,很正常,你让他们去长三角珠三角创业,他们还不见得愿意去呢,只有北京有这么多部委的机会。
另外,说结论要从统计的角度来看,不应该基于自己的小圈子,看看互联网大厂和独角兽,有多少在北京,有多少在上海杭州,有多少在广州深圳,你就清楚大厂就业或者创业的,在那边多了
--
FROM 114.249.186.*
同样的均价,深圳的房子比北京新多了,公摊小多了。深圳90平是三房两卫,因为零公摊副公摊。同样的房价,深圳的交通也比北京好多了,到处是新规划,新修的,绿化也好,职住融合得也好,北京中关村 永丰 上地那么一大片产业区这两年才有几个正经商场,深圳本来面积就小些,商业密集,基本没有真空地区。
同样的平均收入,同样的人均GDP,深圳人的平均学历水平远低于北京。二本毕业的到深圳可能和985硕士在北京赚的差不多。北京的部委公务员,市属公务员,学历普遍硕士以上了,985遍地都是。深圳公务员进入难度更低,大量的普通一本二本学历的,收入水平比北京的公务员高得多。中小学教师、医生等常见事业单位也是同样情况,深圳的老师相比北京的,学历低,收入高。其实广州 佛山 珠海 东莞 中山也都是类似情况,公务员、老师、医生、电网等等,都是门槛低,对学历要求低,待遇高。要不然,珠三角怎么有六千多万人口。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房价看均价就行了,看看链家上,北京,上海,深圳的均价,在北京只能买得起60平,同样的钱在上海和深圳又能买多少平。北京也有大把四五万的次新,距离西二旗,望京这种产业区地铁也就三十分钟
: 清华的去部委不是很正常嘛,都知道清华的去部委优势大,但能不能混出来还是看个人,但部委解决子女上学,有很多还会分房,下一代子女在北京就业,机会也多。北方人喜欢去北京去部委,很正常,你让他们去长三角珠三角创业,他们还不见得愿意去呢,只有北京有这么多部委的机会。
: ...................
--
FROM 27.17.255.*
【 在 kiky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样的均价,深圳的房子比北京新多了,公摊小多了。深圳90平是三房两卫,因为零公摊副公摊。同样的房价,深圳的交通也比北京好多了,到处是新规划,新修的,绿化也好,职住融合得也好,北京中关村 永丰 上地那么一大片产业区这两年才有几个正经商场,深圳本来面积就小些,商业密集,基本没有真空地区。
: 同样的平均收入,同样的人均GDP,深圳人的平均学历水平远低于北京。二本毕业的到深圳可能和985硕士在北京赚的差不多。北京的部委公务员,市属公务员,学历普遍硕士以上了,985遍地都是。深圳公务员进入难度更低,大量的普通一本二本学历的,收入水平比北京的公务员高得多。中小学教师、医生等常见事业单位也是同样情况,深圳的老师相比北京的,学历低,收入高。其实广州 佛山 珠海 东莞 中山也都是类似情况,公务员、老师、医生、电网等等,都是门槛低,对学历要求低,待遇高。要不然,珠三角怎么有六千多万人口。
:
商场有啥特别的吗,看重商场你去朝阳啊,北京有那么多的文物古迹、那么多知名大学、那么多顶尖医院、那么多国家级的场馆设施,这些都是无法复制的
你说的公务员、老师、医生、电网这些,人家北方人去自家附近的不行吗,为啥非要去珠三角,珠三角待遇再高能比得上离家近吗?珠三角的公务员、老师、医生、电网提供的岗位,满足珠三角本地人的需求了吗,珠三角的人985/211毕业了,只要去面试都能进吗?退一步讲,楼主的同学,清华毕业,去北京部委,相信毕业的时候也是有想法的,也是很常见的选择,你珠三角有国家部委吗,珠三角的公务员上限有国家部委高吗?
--
修改:l6030 FROM 114.249.186.*
FROM 114.24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