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房价企稳依赖于就业回暖和收入提升
【 在 changjiang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着不对劲呢?
: 房企一个劲儿盖新房,宣传忽悠居民换新房,换房链条就起来了?然后呢,现在的房子住了十年,这房子老了,该折旧了,该追新房了?
: 很多人买第一套房已经倾尽全力掏了六个钱包,在房价值下降期间,旧房可能折价40%了,新房只是物业更好,户型更大,但位置可能挺远的,去换新房?代价是净消费几百万,新房值得追吗?
: ...................
地产金融绑在一块,确实15年的一波透支太多了,现在只是尖峰之后回归常态。21年只是做了15、16年早该做的事而已。超调之后还是可以是比较重要的产业,但是容量没那么大了。
--
FROM 103.35.105.*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必吧
: 16年北京翻了一番
: 谁能比
15年底到17年3月份确实接近一倍,但是因为体制内相对多些,加上杠杆比深圳小,断供爆仓法拍的少。何况还有很多成本极低的公房。所以着急卖的也不多,没有很低的机会。所以弹起来就不会有很大的出手套利空间。
--
FROM 103.35.105.*
别急
房山已经有腰斩的了
【 在 zyzv5 的大作中提到: 】
: 15年底到17年3月份确实接近一倍,但是因为体制内相对多些,加上杠杆比深圳小,断供爆仓法拍的少。何况还有很多成本极低的公房。所以着急卖的也不多,没有很低的机会。所以弹起来就不会有很大的出手套利空间。
--
FROM 114.249.127.*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急
: 房山已经有腰斩的了
房山卖不卖得出去是个问题啊。我在那边待过。
--
FROM 103.35.105.*
正常社会是30-35岁左右结婚的两个人能够凭自己的力量付首付
不需要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支持
参见发达国家
【 在 changjiang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房产在历史很多时候都是优良资产,竭尽全力买房的人,是成家立业,是资产保值升值,不仅仅是一个小房子。说不是正常社会,正常社会什么样?
:
--
FROM 114.249.127.*
这样的正常是基于发达国家,现在中国承认是发达国家了吗,更别说二三十年前了。
如果不是maidi ,没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吧?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常社会是30-35岁左右结婚的两个人能够凭自己的力量付首付
: 不需要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支持
: 参见发达国家
: ...................
--
修改:changjiangsh FROM 223.72.89.*
FROM 223.72.89.*
2个人结婚要掏空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积蓄显然是不正常的
【 在 changjiangsh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也没承认是发达国家吧
:
--
FROM 114.249.127.*
中国文化里的父母就是愿意管,也有不管孩子买房的父母。
但是有没有父母的钱,买一次房也是倾其所有,很少有买房如买菜的。就全世界看,买房如买菜的地方也很少,那些地方经济应该不增长了吧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2个人结婚要掏空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积蓄显然是不正常的
:
--
FROM 223.72.89.*
不是父母,是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所谓六个钱包
几十年只生一个的恶果
以后都不会有了
【 在 changjiang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文化里的父母就是愿意管,也有不管孩子买房的父母。
: 但是有没有父母的钱,买一次房也是倾其所有,很少有买房如买菜的。就全世界看,买房如买菜的地方也很少,那些地方经济应该不增长了吧
:
: ...................
--
FROM 114.249.127.*
30岁的人也不是买不起房吧,就是买燕郊或锦州嫌远,买城里老破小嫌房子不好,买西城金融街嫌贵,家里支援又嫌掏空家底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父母,是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 所谓六个钱包
: 几十年只生一个的恶果
: ...................
--
FROM 223.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