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ColaW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既卖房,也在考虑买房,保持平均每周踩盘1-2个片区的频率,同时不断实际租住有意向的小区和户型真实体验,另外我和300/500/1000/2000/5000+预算的客户都保持着经常联系沟通分享观点,说实话,普通个别区域门店的中介根本没有我对整体市场的理解力,好了自吹的话不多说了,我也不会像你证明什么,因为市场的走势会证明一切。
: 至于你说买家都知道,那是你的一厢情愿,如果市场信息是完全透明的,那么市场将完全有效,价格会瞬间反应供需情况,价格瞬间达到顶底,但你我都知道事实肯定不是这样,任何交易市场都会有情绪,都会有信息不对称,你甚至在版上可以看到“全南好还是南北通透好”这样的显而易见的问题甚至人们还争论的不可开交,可见不同个体的认知差异有多大(认知差并不是笨,也可能是在这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学习和分析)。所以下跌是个缓慢的过程,上涨也将是个缓慢的过程,都不会一蹴而就,这也是我坚持对于房产进行右侧交易的理由,不去猜底部,而是在底部走出来之后再考虑增持,重大资产配置上不能犯大错。
: 最后再理一下你所谓所有人都知道的逻辑吧,并希望你能有理有据的反驳我的观点而不是纯粹的情绪输出。
: ...................
我孩子今年1岁,我可以各种预算,各种计划,各种分析,宏观经济,国际局势,人口年龄分布,城市间人口流动,代际消费观差异,资产布局,听官方的,非官方的,所谓敌对势力的,翻墙的,不翻墙的,封杀的,不封杀的,各种金融领域的,凡与房地产有关联的,我都可以慢慢看,慢慢品,我会想将来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需求,将来年轻人的需求,将来国际资本多我国房地产的需求,战争,自然灾害,气候,城市管理水平对一个城市的风险,我去各处看房,看二线城市所谓的4代5代建筑,慨叹那些品质高,环境好,价格低廉的小区,因为我每次都表现的诚意满满,我就是无数房产从业人员手机里的准客户,当中介劝我买房,卖房,讲出他们各自的观点时,我也潇潇洒洒,侃侃而谈,难道是因为我每天关注的比别人更多吗?快拉到吧,根本不是,只是因为我孩子今年1岁。我可以对任何聊起房子的人指指点点,反正这于我何干。我又并不是急于马上做出决定的那个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谁不会啊。
4年后呢。当我面临着在这个拥堵,嘈杂,污染的城市里和今年大部分买高价老破小的用户一样的困境时。我连续关注那么多年的房地产相关信息有意义吗?我还能在这轻松的说出,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那些观点来劝别人买房还是卖房吗?扪心自问下,看看版上那么多换房的人他们的实际的此时此刻的需求,我有什么资格给人家指点未来数年或数十年的价格趋势,月坛2024刚刚创下了历史成交量最高年份。在一个房地产普遍疲软的市场,你觉得这些购房者都不知道房价在下跌这个都不需要有什么调研就能获得的信息?如果你还要像个苍蝇一样在别人不得不用真金白银来给自己做出必须做出的选择时一直在他们的耳边喋喋不休,有些甚至是讽刺挖苦,别说没有讽刺挖苦,看看一些傻空的嘴脸。那么究竟是谁更病态呢。
你可以作为局外人看一辈子不参与,但只有当你参与时,你才明白,你自己的决定,你自己承担后果,你既然已经承担后果,你就不需要在额外承担一份和你毫不相干的人给你的认知审判。
你如果想做地产分析师,经济分析师,那就分析好了。这和对具体参与者的品头论足是两件事情。等你能分清他们的区别,你就明白我们根本没在讨论一件事情。
--
FROM 12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