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链家官网及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公开数据,北京市可交易房产数量达到750万套的说法并不真实,存在显著的数据偏差与统计口径误解。以下是关键分析:
一、链家平台数据与市场真实情况对比
链家真实在售房源规模
根据2025年链家官网显示,北京市二手房挂牌量已从巅峰期的15万套降至13万套以下1,这一数据仅代表当前挂牌待售的房源数量,而非全市可交易房产总量。
原因:链家作为中介平台,房源覆盖范围受限于业主委托意愿、区域分布及平台审核机制,无法涵盖全部可交易房产。
北京市住房存量估算
商品房总量:北京市住宅类商品房存量约300万-350万套(含新房及二手房)1。
其他类型住房:包括保障房、小产权房、宅基地等,总量约250万-300万套(非市场化交易为主)1。
总计:全市住房存量约550万-650万套,远低于750万套,且其中大部分为自住或非交易性质。
二、数据偏差的根源
混淆“存量”与“可交易量”
链家展示的“可交易房产”仅指当前挂牌的二手房,而“750万套”可能误将全市住房存量(包含非交易房产)与可交易量混为一谈。
例如,小产权房、宅基地等虽属于存量,但无法合法交易,不应计入可交易范畴。
市场动态与政策限制
限售政策:部分商品房因限售政策(如取得产权证后5年内不得交易)无法进入市场。
持有成本:高税费、贷款限制等抑制了多套房业主的出售意愿,导致实际可交易量低于潜在存量。
三、市场成交数据验证
根据2024年北京房地产交易数据:
二手房成交:全年成交17.6万套,同比增13%1。
新房成交:全年成交3.7万套,同比降26.8%1。
若可交易房产真达750万套,则年成交占比不足3%,明显与市场流动性水平不符。实际交易数据更支持“可交易量在数十万套量级”的结论。
四、结论
链家官网显示的13万套在售房源是当前市场可交易房产的合理参考值,而“750万套”的说法存在以下问题:
高估存量:未剔除非交易住房(如小产权、宅基地)及限售房源。
忽略市场动态:未考虑政策、业主意愿等对可交易量的实际约束。
建议以官方存量数据(550万-650万套)及链家实时挂牌量(13万套)为基准,避免误导性信息影响判断。
【 在 stevenxxx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链家数据统计,可交易房源总计超过780万套
--
FROM 117.10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