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多岁的老人,想请人帮助翻译一篇他在5年前写下的缅怀自己父亲母亲的文章
(约12000多字,翻译成英语和日语)。文章内容相当传奇而且富于历史感。我虽然一
直在学习和使用英语,但读完全文,深感自己不能胜任。在这里发帖请求水木版友提供
帮助。
老人特别希望能找到对文章的内容感兴趣,因而自己愿意做这件事的人。他觉得只有能
够深刻理解和认同它的人,才能翻译好它;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翻译工
作”来做。
对翻译成果,合理的酬谢肯定是有的。
如有版友有兴趣,请与我联系(wxj1105cn@yahoo.com.cn)。如果知道什么机构可以提
供性价比较高的翻译服务的,
也请不吝告知。
**日文版已经找到人翻译了,现在想找可以翻译成英文版的人。最好可以试译其中一
段。
下面是老人自己写的一段摘要性文字:
==========================================
《汪大捷夫妇百年祭》一文讲述了我父亲汪大捷和母亲苏敬和充满传奇的一生。
汪大捷是个“三开人物”: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尖子生、国民党的将官、共产党的
离休干部,一个“一生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的抗日分子”;苏敬和本可成为我国最早的
女博士,却因为日本侵华而放弃在日本获得此学位,并曾坠楼抗议日本侵略;抗战时
期,当时身为国民党上校参议的汪大捷,将自己管辖的日本战俘监狱改变成一所史上空
前的战俘学校——大同学园,使侵华日军俘虏洗心革面,自发编演《侵略战争之罪恶》
等话剧,在中国城乡演出,宣扬和平友好。文革以后,国家请他编写大学日语教材,他
竟“罢工”,直到周恩来总理批准他写出《科技日语》。他本人在80高龄后又到日本国
去开办了“大同国际学院”。
2006年,在汪大捷诞辰100周年时,我为他写了这篇文章。今年是他105周年的冥
诞。真希望能够在今年清明节把此文的日、英译本发出来作为纪念。
文章地址:
http://smc.blog.163.com/blog/static/14433120071029101944703/
--
FROM 219.14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