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Olympic 讨论区 】
发信人: PlayerUnkwn (’s Battlegrounds), 信区: Olympic
标 题: 别“神化”了苏炳添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3 00:15:21 2021), 站内
苏炳添火了!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排名第六,在当天下午
的半决赛中,苏炳添更是跑出了9秒83的个人历史最好成绩,一举打破亚洲记录。
这个成绩有多牛?举个例子,2016年里约奥运会,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以9秒81的成绩摘
得金牌,也就是说,苏炳添在半决赛中的成绩,只比博尔特夺冠慢了0.02秒。
自此,苏炳添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也创造了黄种人第一次跑进
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历史!
“成为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运动员。”这是扎根在苏炳添内心最深处的目
标,而今,他成功实现对自身的期望,“战胜自己,战胜过去的成绩,战胜年龄”。
在不少人看来,苏炳添可以说是“一战封神”,抓住为数不多的机遇,一举成功,似乎
也是这个时代获得荣耀与光环的最佳途径,但回顾他的过往经历后,你会发现,哪有什
么所谓的“一战封神”,绝大多数成功的背后,无非都是百炼成钢。
01
苏炳添,并非天才
和生长在大城市乃至体育世家的运动员不同,苏炳添的成长历程中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闪
光点,甚至可以说,他既没有运动天才的基因,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场外故事。
1989年,苏炳添出生在广东中山古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父母主要靠务农为生,小时
候的苏炳添喜欢在泥巴地里乱跑,算起来,这可能也是他跑步天赋的最初展现。
然而,身高上的劣势却让外界对这个爱跑步的男孩持怀疑态度,虽然热爱跑步,但直到
初中他才加入学校田径部,当时他的身高也只有1.55米,在人群中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
。
不过在他的启蒙教练杨永强看来,身高并不是苏炳添能否走职业道路的决定性因素,苏
炳添早早地就表现出了与个子不相匹配的爆发力,初一时就可以很轻松地摸到近3米高的
篮球架,在旁观观战的杨永强便将他召进了学校的田径队,每天放学后跟着做做基础训
练。
虽然可以入队训练,但苏炳添当时就读的中山市古镇初级中学并不以短跑见长,只有一
个体育老师统管田径的各类项目,没有短跑的专职教练,学校也有些年头没有拿到过市
里的短跑奖牌。苏炳添入队两年都没有参赛资格,只是每天跟着田径队训练一个小时,
没人督促,也没人鼓励。
就这样默默跟练了一年多,直到初二他才有机会跟着老师去看镇上的运动会,给参赛选
手做后勤,帮忙在沙地上砸长钉子固定起跑器。
而随着身体发育,苏炳添也逐渐表现出了短跑的天赋。他初三时长到1.65米,在同龄人
中依然算不上可以拿来炫耀的身高,但在每周的测试上能跑到11.5秒左右,跑姿也非常
协调流畅。
当时古镇体委主管田径的总教练陈丽英记得,第一次看苏炳添跑步的印象是“步频快,
自然动作很好。有的人跑起来很用力,但就是不向前。他跑起来很轻松,却有很‘去’
的感觉”。
2006年中山举办市运会,古镇没有合适的100米运动员参赛,杨永强刚好上镇体委办事,
就随口说了一句“让苏炳添去试试吧”。他在这次市运会上跑了11.3秒,只比第一名差
百分之一秒。
但即便如此,市体校的教练仍然几次拒绝接收他,还是那个理由,觉得他身材太矮,将
来没有发展空间。
好在苏炳添在此后的田径邀请赛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他被时任广东省体育运动
技术学院田径教练员的袁国强看中,正式选入广东省田径队开始了更高级别的训练。
显然,苏炳添打一开始就不是那种天才型选手,看一眼外形就让人心悦诚服,其职业生
涯也并非一帆风顺,那么,他又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绩的?真的就是临场的优异发挥吗
?
02
除了训练,还是训练
我们知道,百米短跑被称为田径场上的“王中之王”。奥运会上,百米短跑比赛进行时
,其他项目都要暂停,这样的礼遇可以看作人类对自己身体的致敬。
但对于亚洲人来说,百米跑从来都不是一个强项。基因优势令牙买加、美国选手称霸百
米赛道。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百米比赛中甚至跑出逆天的9秒58,这是人类第一次跑进
9秒6大关。
1米72的苏炳添,腿没黑人选手长,力量不如黑人选手好,肌肉也不如黑人发达,但在这
条被牙买加和美国选手霸占的百米赛道上,他依然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亚洲代表。
苏炳添能站在这条赛道上,背后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翻一翻苏炳添的微博你会发现,他晒的几乎全部是跟训练和比赛相关的内容:一周6天训
练,4-5小时一天,跑步前至少1个半小时热身,跑步后1小时的放松。
图片
第一次跑进10秒后,为了找到10秒内的感觉,他每天晚上睡觉前会反复回想奔跑的全程
,他要让身体彻底记住和习惯这个节奏和频率。
在省队、国家队都是统一饮食,有严格规定,但放假回家,很多运动员都会放松约束,
苏炳添回家后也严格饮食要求,滴酒不沾。
长年累月的重复一件事会让人崩溃,但是对于苏炳添来说,这是成功的基石,为了让身
体保持最佳,他生活非常规律,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准时睡觉,睡觉关机。
他还会把所有的比赛资料存在电脑里,空闲时就翻出来,从头到尾看一遍。“你要重新
看一次(录像),才会把要改变的东西或者要注意的东西勾想起来。”
2017年,全运会后和爱人林艳芳完婚后,他没有度蜜月,甚至都没有休息,就回到了田
径赛场参加冬训。就连妻子安胎待产的时候,他也在忙着备着和训练。
苏炳添的的世界里,没有其他,只有对百米梦想的执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下
,苏炳添也创造了太多黄种人奇迹:
从2011年到2018年七年时间,他七次打破全国男子60米记录,3次打破全国男子100米记
录。
是世界田径史上首位百米跑进10秒的黄种人。
是首位晋级世界大赛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
拥有亚洲男子60米、亚洲男子100米两项记录。
是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
记得之前苏炳添在知乎上有一个问答。
有人问:100 米短跑提高 0.1 秒有多难?
苏炳添回答:“那太难了。0.1秒可厉害了,提高0.01秒都有点难。我从9.99到9.91用了
3年时间吧。”
图片
从2011年以10秒16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到今天9秒83创造亚洲历史,11年间苏炳添将自
己的百米成绩整整提升了0.33秒。
瞬息之间,就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但就是这瞬息直接,苏炳添付出了太多太多。
03
谁又不曾失落过
光芒的背后,苏炳添也有过不曾多提的失落期。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
成为了中国短跑史上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的选手。
但就在声名鹊起的次年,苏炳添遭遇了职业生涯的重大波折。2013年的莫斯科田径世锦
赛男子100米半决赛上,他因抢跑被罚下场。
事后苏炳添表示,他把被罚下场的照片存进手机里,常常拿出来看,“我对自己说,要
记住这一刻,是最失败的!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为了消除抢跑阴影,2014年苏炳添参加了多场比赛,但那一年成绩并不亮眼。苏炳添越
来越意识到自己节奏的问题,萌生了要更换起跑时前后脚位置的想法。
“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就是通过换脚改变了以前起跑快速的节奏。以前右脚在前,所
以迈出去的第一步是左脚,现在是左脚在前,迈出去的第一步是右脚,这样使身体的本
能反应或节奏会得到一个改变。”
2014年到2015年是苏炳添的状态低谷,他参加了比以往更多的比赛,也经历了比以往更
多的失败。在世界最高水平赛场上的抢跑阴影和换脚后对起跑发力点的重新寻找,都影
响着他的速度。
2014年亚运会后,他与张培萌跑接力时,连交棒都交不过去。甚至就在跑出9.99秒之前
的几个月,他还考虑过退役的事情。2015年初的美国冬训,他又进入一个状态低谷。
“感觉浑身有劲,可一跑就跑不动。在美国集训时,跟一个美国跳远女运动员一起练起
跑,跑出的成绩是10.80秒,连那个女选手都跑不过。那时候很迷茫,很难熬。”
更换起跑脚的故事,与其说是对胜利的追求,毋宁说是对失败感的忍耐和对抗。换脚不
是一个瞬间的灵感,不是将左脚代替右脚蹬踏到起跑器上的一个简单动作,而是他职业
生涯中一段漫长的俯身,是为了摆脱一次失败而引发的一系列失败。
事实证明,换脚起跑的改变也正是转折的开始。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百
米“飞人大战”中,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摘得铜牌,成为首位跑进10秒以内的中国选手
。
中国田径短跑队领队邹振先说,运动员站上起跑线时,输赢心里都已经大致清楚了,剩
下的只是自己和自己作战——和自己的梦想作战,和自己的伤痛作战。
从这个角度说,不管是苏炳添,还是他曾经的偶像阿萨法·鲍威尔,或者是这个时代短
跑赛道上的王者博尔特,看起来在同一个场域中相互竞争,击败对手或者被对手击败,
其实每个人都委身于各自时间的河流,如何将自己送到起跑线前才是一切。
04
结语
对于任何项目的运动员来说,年龄都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其实,从2019年开始,苏炳添接连遭遇了肩膀和腰部的伤病,备战这次的东京奥运会,
苏炳添算是“借调”到国家队。因为新冠疫情,东京奥运延期一年,他本来就争分夺秒
要保住的运动状态硬是又延长了一年,但也给了他恢复伤病的时间。
而今,1989年出生的苏炳添还差不到一个月就满32岁了,同一起跑线上其他人几乎都是
95后00后,年纪最大一个也就27岁。
他曾说,“看着参赛名单,都是00后,还有很多97、98年的,他觉得自己老了。”
或许他还准备再战一届,又或许这是他最后一届运会了,虽然没能拿到奖牌,但他已经
打破了无数黄种人百米短跑记录。
赛后采访中,面对镜头,苏炳添已眼眶红润。他表示:“今天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完
成了中国短跑前辈们的梦想。”
图片
是啊,1932 年“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也曾在奥运100米预赛中亮相,留下了孤独但
勇敢的身影,其子刘鸿图曾回忆说:
“父亲的愿望有两个:一是中国人能在奥运会上夺得金奖,二是中国有朝一日能举办奥
运会。”
对于苏炳添来说,他也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跟欧美掰手腕,他在我们心
中,已经是中国的无冕之王。
无论如何,多年之后,我们依然会记得2021年的奥运会赛场,那份苏炳添带给我们的惊
喜。
--
FROM 14.15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