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西方哲学有实用性吗?
对西哲没有入门,大概印象是解释经验世界的各种精巧结构。
比如现象学把认识过程归根到范畴直观和意识的先验结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应用这种意识的特性来改造自己?
又比如叔本华的核心观念是生命意志,这没有问题,就是基因的一种说法嘛,但他把人生总结为痛苦和无聊之间的往复摆动,实际上就是没有解决方案。
但这些理论最大问题是来源于并解释经验,基本上没有提供超越经验的办法。那么作为思维游戏,还能有多少价值?
佛家和道家提供了人生的解脱方案,那现在西哲有没有向佛家和道家靠拢的学派?海德格尔似乎有这个趋势?
--
FROM 110.251.8.*
哲学曾经是宗教的婢女。
如今,宗教哲学也是西哲很重要的一部分。
【 在 hxl11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西哲没有入门,大概印象是解释经验世界的各种精巧结构。
: 比如现象学把认识过程归根到范畴直观和意识的先验结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应用这种意识的特性来改造自己?
: 又比如叔本华的核心观念是生命意志,这没有问题,就是基因的一种说法嘛,但他把人生总结为痛苦和无聊之间的往复摆动,实际上就是没有解决方案。
: ...................
--
FROM 218.30.113.*
宗教哲学研究神的存在这种命题,我觉得也没啥前途,这个领域必然是由科学完成。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对自我,认知和意识的研究,如何过好这一生和改造自我的方向。但听说海德格尔这种哲学在西方基本上无人问津了。
【 在 chopinsp 的大作中提到: 】
: 哲学曾经是宗教的婢女。
: 如今,宗教哲学也是西哲很重要的一部分。
:
--
FROM 110.251.8.*
看看《秘密会议》,西方宗教也在进步。
自我,认知和意识,这个是基本的命题,我也很感兴趣,这是我喜欢读哲思类文字的发端。
保安三问,是最值得入手的“大问题”。
【 在 hxl11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宗教哲学研究神的存在这种命题,我觉得也没啥前途,这个领域必然是由科学完成。
: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对自我,认知和意识的研究,如何过好这一生和改造自我的方向。但听说海德格尔这种哲学在西方基本上无人问津了。
:
--
FROM 111.197.239.*
有,但不多
最有用的肯定是马哲,不过多数人提到这个的时候并不习惯把他放在西哲里面
然后培根的学说,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对某些内容也有价值,但不大
海德格尔的内容对心理治疗有影响,走的也确实是向禅道靠拢的样子
剩下的,康德的黑格尔的,都有些用,但没多大
【 在 hxl11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西哲没有入门,大概印象是解释经验世界的各种精巧结构。
: 比如现象学把认识过程归根到范畴直观和意识的先验结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应用这种意识的特性来改造自己?
: 又比如叔本华的核心观念是生命意志,这没有问题,就是基因的一种说法嘛,但他把人生总结为痛苦和无聊之间的往复摆动,实际上就是没有解决方案。
: ...................
--
FROM 111.194.13.*
哲学是否有用,或者哲学如何应用。需要先定义概念,“哲学”和“有用”分别指什么
哲学家在古希腊语境里,称为有智慧的人,在大部分的历史时间里,哲学家和思想家都是混用的,哲学的边界和范畴也非常的模糊。
我自己有一个粗糙的关于“哲学”是什么的理解框架:
1)研究关于“彼岸”“天”“天人关系”“先验”“存在”的知识,属于形而上学范畴,例如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当然这一条里包含了宗教和神学的内容。
2)研究关于此世界可见对象的知识,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也就是“形而下”或者“格物”的范畴。这部分是相对清晰成熟的。牛顿写万有引力的题目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牛顿眼里万有引力是哲学。目前英语世界里还有把科学博士学位叫做哲学博士的陋习。
3)研究关于“道德”“德性”“正义”等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知识,属于伦理学范畴,发散出来就是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内容。
4)研究关于人和自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属于心理学范畴,这部分发展比较晚,但边界也是相对清晰的。
5)也有一些比较精微的研究,例如维特根斯坦、拉康、哈贝马斯这些现代哲学,并不方便粗略的归纳,我暂且归在第3条里面,总结来说,就是“天人关系”“物和物的关系”“人和人之间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几个大类。
--
FROM 118.122.93.*
再来说说关于“有用”的理解
我认为这种诉求也是古人最纠结的一部分,格物是为了致知,中西方是一致的,就是说求知欲被满足本身就是一种“有用”。后面就开始有分歧了,古人并不满足于致知,致知只是过程和手段而不是目的,致知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诚意,诚意是为了正心,再然后是对外输出修齐治平。这条路径非常的难,因为自然哲学到伦理学的鸿沟是无法跨越的。目前西学当道,主要还是得益于在格物层面上的全面胜利。
对普通人来说,满足求知欲是一种基础的“有用”,更期望的“有用”应是增进“个人幸福”、“生命的升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实事求是说,哲学在这方面的作用,并不如“文学”“美学”。王国维曾说“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大意如此,在王国维眼里,诗词比哲学更“有用”
--
FROM 118.122.93.*
有,而且作用很大,在人工智能领域
比如现在的大语言模型,计算机科学,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哲学都搅和在一起的产物。
个人认为,真正起到桥梁作用的,是乔姆斯基
【 在 hxl11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西哲没有入门,大概印象是解释经验世界的各种精巧结构。
: 比如现象学把认识过程归根到范畴直观和意识的先验结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应用这种意识的特性来改造自己?
: 又比如叔本华的核心观念是生命意志,这没有问题,就是基因的一种说法嘛,但他把人生总结为痛苦和无聊之间的往复摆动,实际上就是没有解决方案。
: ...................
--
FROM 223.104.40.*
西哲有实用性呀,我觉得实用性还挺大。
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跟到家思想有点类似,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
FROM 120.244.238.*
有点儿像颜回的生活志向?
【 在 lucy790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哲有实用性呀,我觉得实用性还挺大。
: 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跟到家思想有点类似,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