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打球动作幅度过大
1,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越是顶级高手,动作幅度越小。上次现场看樊振东,反手早早等在球的路线上“送”回去。
2,梅西,神级停球,动作很小。vs国足,每次停球1米左右。
在乒乓球上是框架错误、or practice少了,or天赋?
--
FROM 223.166.123.103
下盘要稳、击球要准、爆发要强
【 在 wowwow 的大作中提到: 】
: 1,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越是顶级高手,动作幅度越小。上次现场看樊振东,反手早早等在球的路线上“送”回去。
: 2,梅西,神级停球,动作很小。vs国足,每次停球1米左右。
: ...................
--
FROM 117.129.55.*
我反而是动作做不到位,感觉年纪大的人学球,只会胳膊、手发力,完全想不到用腰及腿部力量。之前还重心贼高,现在好歹是把腰弯下来一点了。
--
FROM 111.203.202.*
业余球友很难成体系的练乒乓球,不到一定水平没必要练什么连续性,尽量提高单板质量。两三板之内解决不掉对手就g了。很多时候其实两三板都多了,很多比赛就是一板儿爆冲。要么被冲死要么对手失误。辛苦练的东西根本用不上。
--
修改:lsco FROM 120.244.225.39
FROM 120.244.225.39
如果是成年人学球,大致是下面的过程:
1.先学基础框架
2.在基础框架的基础上,找到身体放松感
3.在能放松发力后,把本该预收紧的肌肉收紧,找到紧凑感
一般人在步骤1就放弃了
【 在 wowwow 的大作中提到: 】
: 1,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越是顶级高手,动作幅度越小。上次现场看樊振东,反手早早等在球的路线上“送”回去。
:
: ...................
--
FROM 60.247.77.*
不敢苟同,连续性就是击球稳定性,如果业余没有稳定性,经常是第一板就主动失误了,谈不上什么一板解决对手,经常是一板解决了自己
【 在 lsc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业余球友很难成体系的练乒乓球,不到一定水平没必要练什么连续性,尽量提高单板质量。两三板之内解决不掉对手就g了。很多时候其实两三板都多了,很多比赛就是一板儿爆冲。要么被冲死要么对手失误。辛苦练的东西根本用不上。
--
FROM 111.202.148.*
想要连续性就要系统的学习框架
没有每天两个小时的打球时间,基本就是不可能。没有肌肉记忆练了也是白练,
所以一周打个一两次球的爱好者,与其走专业训练道路,不如走木鱼的路子。结合自身特点练习就行了。发挥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技术特长。
失误有些是自己技术不行,有些是纯属对手水平太高。
【 在 solo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敢苟同,连续性就是击球稳定性,如果业余没有稳定性,经常是第一板就主动失误了,谈不上什么一板解决对手,经常是一板解决了自己
:
--
FROM 114.254.2.242
把仅有的那点时间拿来练前三板
我把直拍正手反胶换成了正胶,跟摩擦跟中远台拜拜了,就是近台撞击,很快打比赛就能得分了,反手我还舍不得放弃反胶,继续练了好久了,还是不太行。
【 在 solo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敢苟同,连续性就是击球稳定性,如果业余没有稳定性,经常是第一板就主动失误了,谈不上什么一板解决对手,经常是一板解决了自己
:
--
FROM 114.254.9.*
木鱼那一板几乎不失误的正手也是需要大量时间练习,我感觉比练稳定性需要的时间多
【 在 lsco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要连续性就要系统的学习框架
: 没有每天两个小时的打球时间,基本就是不可能。没有肌肉记忆练了也是白练,
: 所以一周打个一两次球的爱好者,与其走专业训练道路,不如走木鱼的路子。结合自身特点练习就行了。发挥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技术特长。
: ...................
--
FROM 111.202.148.*
不一定 看天赋 我打反胶怎么都不行 打正胶学了几节课 马上就能打比赛得分了 比赛中突击下旋球成功率我感觉有70%以上
【 在 solo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木鱼那一板几乎不失误的正手也是需要大量时间练习,我感觉比练稳定性需要的时间多
:
--
FROM 114.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