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清华在北京招生这么少的原因
2023年4月统计,北京初三在校生113888人,高一在校生75141人。
普高率66%
出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
【 在 ts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某一个没啥意义
: 你可以观察一下
: 高考排1% 2% 5% 10% 20% 30%这些关键点能去什么档次的高校
: ...................
--
FROM 123.116.118.*
大差不差,2022年上半年,初三在校生108281人。
除以今年初的高一在校人数75141人,普高率是69.3%
【 在 vodka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高率应该是2022的初三和2023的高一吧?
--
FROM 123.116.118.*
初三,4月份,已经没有非京籍了。
北京2022年,初三在校生10.8万,参加学考10.1万,合格的9.4万。
学考不合格的没有中考资格。
很多人拿参加中考人数来算普高率,所以和实际情况不符。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在校生需要扣除小2万非京籍吧?
--
修改:USSRCCCP FROM 123.116.118.*
FROM 123.116.118.*
认识个小孩,津户北漂,在北京考200多名,天津考第7
【 在 ts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提江苏浙江这种人口基数大的地方
: 就说天津,人口基数和帝都差不多
: 我曾经对比过
: ...................
--
FROM 123.116.118.*
好家伙一下来四个问号。哥们你是ETC专业的吧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除了高考有全市排名,啥时候有过全市排名?不知道你的北京考200多名数据怎么来的?啥时候考的?你咋知道的?
: 姑且不说你的数据真假。个例影响因素太多了。举一个真真正正的真实例子,同事回老家高中招生,一直盯着的几个学生,有一个娃高中三年次次年级第一,结果高考top2强基线都没过,一个平时只能排第3-4名的学生,一举进入省前20名,这说明了啥?
:
--
FROM 123.116.118.*
中考那个普高率没有任何错误
即使包括非京籍 也对普高率没有任何影响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哥们,一个主题下,我随便翻翻,就发现你提供了两次不可靠数据了,前一个是中考普高率非京籍的事。故意制造焦虑并不好。
--
FROM 123.116.118.*
2022年上半年初三在校生人数和2023年上半年高一在校生人数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所以人数方面是事实不是观点。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任何错误?没有任何影响?这个我只能表示呵呵了。
:
--
FROM 123.116.118.*
这是我的观点
你也没有举出任何事实来反驳这一点 你给的所谓数字最晚只到2019。
甲:我觉得2022年这块地里没种玉米。
乙:你在装糊涂么?2019年分明种了一万棵!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在装糊涂么?谁说的初三4月份后就没非京籍了?你的证据哪?
: 另外你的某人北京考试200多名是哪次考试的排名?天津又是哪次的排名?
:
--
FROM 123.116.118.*
猜测没非京籍这个事情是我的观点 我没有拿出证据是我的问题
但你拿一个错误年份的2019年的数字来自认为驳倒对方,那就是你的问题了,犯了逻辑错误。
我说的天津考第7,是学而思的名次。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举的例子,难道不是该你给证据么?现在咋成了观点?原来你说的初三4月份后没有非京籍,某人北京200多名都是观点啊?我FT, 这还咋讨论?
:
--
FROM 123.116.118.*
你首先证明你的观点“ 北京中考历年都有非京籍”。你刚才说的,谁主张谁举证。你只前给的数字只到2019,所以不算“历年”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北京中考历年都有非京籍,你说这不是合理质疑?
: 另外你说的学而思名次是什么鬼?这也能当天津市的排名?北京的200多名不会也是学而思的排名吧?我们学而思也上过几年,有点孤陋寡闻,有谁听说过学而思也搞全市排名的?或者海淀区排名的?
:
--
FROM 123.116.118.*